东坡八首 其六

种枣期可剥,种松期可斲。 事在十年外,吾计亦已悫。 十年何足道,千载如风雹。 旧闻李衡奴,此策疑可学。 我有同舍郎,官居在灊岳。 遗我三寸甘,照座光卓荦。 百栽倘可致,当及春冰渥。 想见竹篱间,青黄垂屋角。

译文:

我种下枣树,期望有朝一日能够采摘到枣子;种下松树,期望日后可以砍伐使用。这些事情都要等十年之后才能有结果,我的计划也算得上实在了。 十年的时间又算得了什么呢,千年的时光也不过像风卷冰雹一样,转瞬即逝。以前听闻三国时的李衡种柑橘为子孙留下产业,我觉得他这个办法或许值得学习。 我有个昔日的同窗好友,在灊岳那里做官。他送给我几颗三寸长的美味柑橘,放在座上光彩夺目。 如果经过上百年的种植能有所收获,那就应当趁着春天冰雪融化、土壤滋润的时候赶紧行动。 我仿佛已经看到,在那竹篱之间,青的、黄的果实垂挂在房屋的角落。
关于作者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