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八首 其四

种稻清明前,乐事我能数。 毛空暗春泽,针水闻好语。 分秧及初夏,渐喜风叶举。 月明看露上,一一珠垂缕。 秋来霜穗重,颠倒相撑拄。 但闻畦陇间,蚱蜢如风雨。 新舂便入甑,玉粒照筐筥。 我久食官仓,红腐等泥土。 行当知此味,口腹吾已许。

译文:

在清明之前种下稻子,这其中的乐事我能一一细数。 天空中飘着蒙蒙细雨,仿佛是春天润泽大地的礼物,稻田里针状的秧苗在雨中似乎都在说着让人愉悦的话语。 到了初夏时节开始分秧,看到那随风摇曳的稻叶渐渐生长起来,我内心的喜悦也越来越浓。 在明亮的月光下,我看着稻叶上凝结的露珠,每一滴都像串起来的珍珠,晶莹剔透。 秋天来了,稻穗被霜打过之后沉甸甸的,它们相互交错、支撑着。 只听得那田间的畦陇之间,蚱蜢的声音就像风雨声一般嘈杂。 新收获的稻谷舂好后就放进甑里蒸煮,那洁白如玉的米粒装满了筐筥。 我长久以来都吃着官仓里的粮食,那些粮食都已经陈腐发红,如同泥土一般。 很快我就能品尝到自己种的稻米的美味了,我已经在心里答应了自己这口腹之欲。
关于作者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