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五日二首 其一

避谤诗寻医,畏病酒入务。 萧条北窗下,长日谁与度。 今年苦炎热,草木困薰煮。 况我早衰人,幽居气如缕。 秋来有佳兴,秫稻已含露。 还复此微吟,往和糟床注。

译文:

为了躲避他人的诽谤,我像寻找良医一样琢磨诗句;因为害怕生病,我不再随意饮酒。在这寂静冷落的北窗之下,漫长的日子里又有谁能陪我一起度过呢? 今年的夏天酷热难耐,草木都仿佛被放在蒸笼里蒸煮一般,备受煎熬。更何况我本就是身体早衰之人,深居家中,气息微弱得如同游丝。 不过,等秋天来临就会有美好的兴致了,看那高粱和稻谷的穗上已经凝着晶莹的露珠,丰收在望。到那时,我又能轻声吟诗,还可以和着酒槽中酒汩汩注入容器的声音,尽情享受惬意时光。
关于作者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