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至临平与柳子玉同至僧舍见陈尉烈

落帆古戍下,积雪高如丘。 强邀诗老出,疏髯散飕飗。 僧房有宿火,手足渐和柔。 静士素寡言,相对自忘忧。 铜炉擢烟穗,石鼎浮霜沤。 征夫念前路,急鼓催行舟。 我行虽有程,坐稳且复留。 大哉天地间,此生得浮游。

译文:

我们解开船帆,在古老的营垒旁停下,只见岸边堆积的雪高高隆起,好似山丘一般。我竭力邀请诗坛前辈柳子玉下船同行,他那稀疏的胡须在寒风中飘动。 我们走进僧舍,屋里有未熄灭的炭火,冻僵的手脚逐渐暖和柔软起来。这里的僧人向来少言寡语,我们相对而坐,不知不觉忘却了忧愁。 铜炉中飘出细细的烟缕,石鼎里煮的茶水泛起白色的泡沫。那些赶路的人惦记着前方的路程,急促的鼓声催促着行船出发。 我虽然行程早已确定,但此刻稳稳地坐着,还是决定暂且留下来。这天地如此广阔啊,人这一生就该自在逍遥地游走。
关于作者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