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苏轼 自昌化双溪馆下步寻溪源至治平寺二首 其二 自昌化双溪馆下步寻溪源至治平寺二首 其二 1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苏轼 每见田园辄自招,倦飞不拟控扶摇。 共疑杨恽非锄豆,谁信刘章解立苗。 老去尚贪彭泽米,梦归时到锦江桥。 宦游莫作无家客,举族长悬似细腰。 译文: 每次看到田园风光,我内心就仿佛有个声音在召唤自己。我就像那飞累了的鸟儿,不想再凭借大风之力远走高飞啦。 大家都怀疑我不像真正耕种田园的人,就像人们怀疑杨恽不是真心去锄豆一样;又有谁能相信我其实有着像刘章那样守护良善、扶持正义的志向呢。 年纪大了,我还贪恋着那像陶渊明当彭泽县令时为了五斗米的微薄俸禄而任职。在梦里,我时常回到故乡成都的锦江桥。 在外做官可别把自己当成无家可归的人啊,要知道我全家老小的生计都悬在我这微薄的俸禄上,就像那细腰蜂抚养幼蜂一样,责任重大啊。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