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普照游二庵

长松吟风晚雨细,东庵半掩西庵闭。 山行尽日不逢人,裛裛野梅香入袂。 居僧笑我恋清景,自厌山深出无计。 我虽爱山亦自笑,独往神伤后难继。 不如西湖饮美酒,红杏碧桃香覆髻。 作诗寄谢采薇翁,本不避人那避世。

译文:

傍晚时分,微风轻轻吹过长松,发出低吟般的声响,细雨也淅淅沥沥地飘落着。东边的庵堂半掩着门,西边的庵堂则紧紧关闭着。 我在山间行走了一整天,都没有遇到一个人。一路上,那带着露水的野梅散发着清幽的香气,不断地钻进我的衣袖。 住在庵里的僧人笑着说我贪恋这清幽的景色,可自己又因为山太深,找不到出山的办法而苦恼。 我虽然喜爱这山中的景致,可自己也觉得有些好笑。独自前来游玩,心中不免有些伤感,因为以后恐怕很难再有这样的机会了。 唉,倒不如回到西湖边,痛饮美酒。那时,红杏和碧桃绽放,花香会飘落在发髻之上。 我写下这首诗,寄给像伯夷、叔齐那样隐居山中的人,我本来就不是要避开人群,又怎么会是为了避世才来到这里呢。
关于作者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