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苏轼 竹𪕋 竹𪕋 5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苏轼 野人献竹𪕋,腰腹大如盎。 自言道傍得,采不费罝网。 鸱夷让圆滑,混沌惭瘦爽。 两牙虽有余,四足仅能仿。 逢人自惊蹶,闷若儿脱襁。 念此微陋质,刀几安足枉。 就擒太仓卒,羞愧不能飨。 南山有孤熊,择兽行舐掌。 译文: 有个乡下人来献上一只竹𪕋,它的腰和肚子大得就像个大盆盎。 他自己说这是在路边偶然获得的,捕获它根本用不着布置罗网。 竹𪕋那圆滚滚的样子,连盛酒的鸱夷都要自愧不如它的圆滑;它体态肥硕,让质朴的混沌也羞愧于自己的清瘦。 它嘴里的两颗獠牙虽然还挺突出,但四条腿仅仅能勉强支撑着身体挪动。 这竹𪕋一见到人就吓得惊慌失措,像刚从襁褓里挣脱出来的婴儿般惶恐不安。 想到它这么微小又粗陋的模样,实在不值得用刀和砧板来宰杀它。 它被擒获得太仓促了,好像也羞愧得不能让人把它当作美食来享用。 在南山有一只孤独的熊,它会挑选合适的野兽,慢慢舔着爪子等待时机再去捕食。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