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庙庙在岐山西北八九里庙后百许步有泉依山涌冽异常国史所谓润德泉世乱则竭者也

吾今那复梦周公,尚喜秋来过故宫。 翠凤旧依山硉兀,清泉长与世穷通。 至今游客伤离黍,故国诸生咏雨蒙。 牛酒不来乌鸟散,白杨无数暮号风。

译文:

如今的我哪还能再梦到周公呢,不过还挺高兴能在秋天时节来到这周公庙故址。 庙中那如翠凤般的山峦依旧依傍着高耸险峻的地势,而这清泉也长久地与世间一同经历着兴衰变化。世道太平它便泉水涌流,世道混乱它就干涸枯竭。 直到如今,前来游览的人看到庙中荒芜,如同《诗经·王风·黍离》所描绘的那样,依旧会为之感伤;而周公故国的学子们也会吟诵着关于周公教化如雨露滋润万物的篇章。 祭祀用的牛和酒不再摆上供台,往日围绕的飞鸟也都散去了,无数的白杨树在傍晚的风中发出呼呼的号叫。
关于作者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