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二首 其二

秋晚陟浮丘,西临古渡头。 钟声沉断岸,桥影散中流。 雪让芦花密,云排稻穗稠。 乾坤均帝力,草木岂能酬。

译文:

在秋末时节,我登上了浮丘山,向西望去,站在了古老的渡口旁。 隐隐约约的钟声,仿佛沉沉地落入了那断开的江岸;桥的影子,零零散散地倒映在江水的中央。 那洁白的雪啊,比起这茂密的芦花,似乎都显得稀疏了;天空中的云朵,排列开来,就如同那田间稠密的稻穗一般。 整个天地万物,都沐浴着帝王的恩泽,可这世间的草木,又怎能报答得了这份深厚的恩情呢。
关于作者
宋代郭祥正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