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漳亭观水分得大字

忧民登危亭,注视万里外。 溟蒙云气浮,势与江海汇。 苍山恐低沉,况复问畎浍。 禾麻安更论,老稚念颠狈。 蛟鼍自出没,牛马失向背。 雨师恣侵凌,人理亦可罪。 殷殷非雷声,远近屋庐坏。 君臣正逢时,上下宜交泰。 驱云清白日,朗彻照幽怪。 一雨即弥漫,孰谓乾坤大。

译文:

怀着对百姓的忧虑之情,我登上这高耸的亭子,目光望向万里之外的远方。 只见那一片溟蒙的云气在天空中飘浮,那气势仿佛要与江海汇合在一起。 连绵的青山似乎都有被这水汽压低沉沦的危险,更何况那些田间的小沟渠呢。 这时候哪里还顾得上禾苗和麻的生长情况,只想着那些老人和孩子在这样的灾害中该是多么狼狈不堪。 江海里的蛟龙和鼋鼍自在地出没其中,水中的牛马都辨不清方向。 雨神肆意地发威,对人间进行侵害,这种行为实在是有罪啊。 那轰隆隆作响的声音不是雷声,而是远近各处的房屋在这场暴雨中崩塌的声音。 如今君臣相遇,正是好时机,上下应该和谐通畅。 真希望能有力量驱散这乌云,让晴朗的白日重新出现,明亮地照耀出那些隐藏的妖邪怪异。 一场雨就能让大地洪水弥漫,这样的情况之下,谁还能说天地是广阔无垠的呢。
关于作者
宋代郭祥正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