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历阳城望凌歊台

平昔登凌歊,西望历阳岸。 江空芦苇阔,日落烟雾散。 倏然别乡国,三载客淮甸。 赏心无复有,离渚但纷乱。 迩来治冤狱,文字堆几案。 置之步城堞,山川却对面。 崔嵬浮图出,巨笔插天半。 秀色凌丹青,长毫蘸河汉。 翻思宋武帝,此地尝壮观。 美人厌烦暑,挥衣待霜霰。 流芳千岁间,陵谷未云变。 碑阴杜牧题,缺玉稍可辨。 归魂招不得,旧土常情恋。 时作梁甫吟,清风忽吹断。

译文:

我往昔曾登上凌歊台,向西眺望历阳的江岸。 江上一片空阔,芦苇铺展得极为宽广,夕阳西下,烟雾渐渐消散。 转眼间我告别了家乡,在淮甸客居了三年。 往日那令人赏心悦目的感受再也没有了,离开的小洲只有杂乱的景象。 近来我忙于审理冤狱,公文案卷堆满了桌案。 我放下手中事务登上城墙,对面的山川便映入眼帘。 高耸的佛塔突兀而出,就像巨大的毛笔直插在半空中。 秀丽的景色胜过了画卷,仿佛那巨笔正蘸着银河的水。 我转而想起宋武帝,他曾在此地留下了壮观的场景。 美人厌烦夏日的炎热,挥动衣衫盼望着霜雪降临。 他的美名流传千年,可那山丘和谷地却未曾有什么改变。 石碑背面杜牧题写的文字,残缺处还能稍微辨认出来。 那逝去之人的魂魄招不回来,人们对故乡总是怀着深深的眷恋。 我时常吟诵《梁甫吟》,却被忽然吹来的清风吹断了思绪。
关于作者
宋代郭祥正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