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雨

不雨九十日,火气流郊郛。 空山渴虎兕,涸泥困龙鱼。 农事固骚屑,令人但长吁。 渺思真宰意,反复竟何如。 去岁百川溢,园田变江湖。 南民遂乏食,十九弃路衢。 那闻今秋旱,性命当无余。 祀龙稽往法,撃鼓烦群巫。 殷殷百里雷,奋自东南隅。 阴云随电合,密雨应时须。 驰驱苍黄际,惨淡气色苏。 登楼注远目,百忧聊涤除。 银浪彻平地,玉绳迷太虚。 日月洗尘坌,山川改焦枯。 法宫朝大舜,冠珮皆鸿儒。 况当礼乐新,百灵共持扶。 和气自兹肇,风雨安敢逾。 欲传千岁音,咏言愧蘼芜。

译文:

已经九十天没有下雨了,酷热的气流在城郊弥漫。 空旷的山里,老虎和犀牛干渴难耐;干涸的泥沼中,蛟龙和鱼儿被困其中。 农事因此陷入混乱,人们只能不断地长叹。 我苦苦思索上天的意图,反复琢磨却还是想不明白。 去年,众多河流泛滥成灾,田园都变成了一片汪洋。 南方的百姓因此缺少粮食,十个人里有九个都饿死在路边。 哪里能想到今年秋天又遭遇旱灾,百姓的性命恐怕难以保全。 于是依照以往的方法祭祀龙神,一群巫师击鼓作法。 突然,从东南方向传来了隐隐约约的百里雷声。 阴云随着闪电聚拢在一起,密集的雨应时而下。 在这匆忙慌乱之中,大地那惨淡的气色逐渐恢复生机。 我登上高楼极目远眺,心中的诸多忧虑暂时得到了排解。 雨水形成的银浪在平地上翻腾,雨线交织得让天空都变得迷蒙。 日月仿佛被洗净了尘埃,山川也不再焦枯。 朝廷就像古代圣君大舜执政一样,大臣们都是学识渊博的儒者。 况且如今正是礼乐革新的时候,天地神灵都来扶持。 祥和的气息从此开始生发,风雨又怎敢违背常规呢? 我想把这千载难逢的喜雨之音传颂出去,可吟咏诗篇时又惭愧自己才学浅薄。
关于作者
宋代郭祥正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