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山

汉室火符熄,群雄起纵横。 两京荡为墟,万里无农耕。 曹操劫神器,欲窃禅让名。 吴蜀耻北面,鼎峙方战争。 杀人如鲙鱼,天地厌血腥。 至今武昌邑,尚传吴主城。 长江吞八极,圆坛窥杳冥。 想当禋郊时,志勇扫搀抢。 燔柴封玉牒,冠弁罗公卿。 登山锡宴喜,日光烂旗旌。 宁知后嗣弱,壮业竟无成。 空余旧基址,千载未欹倾。 常时屡掩卷,每读涕泗盈。 而况泊舟檝,披榛自径行。 霸图何所见,芳草与云平。 晚浪淙石脚,犹疑兵甲声。

译文:

汉朝的国运衰亡,象征皇权的火德符命熄灭了,各路英雄豪杰纷纷崛起,在天下肆意纵横。西汉和东汉的都城长安与洛阳都被战火摧毁,沦为一片废墟,广袤的万里大地,看不到有人从事农耕生产。 曹操挟持了天子,妄图窃取禅让的名义来篡夺汉室江山。东吴和蜀汉以向曹操称臣为耻,于是三国鼎立,彼此之间不断发生战争。战争中杀人如同切鱼一般容易,天地都厌恶这浓重的血腥之气。 直到如今,武昌这个地方,还流传着当年东吴主城的故事。长江浩浩荡荡,似乎要吞没整个天下,那圆形的祭坛高耸入云,仿佛能窥探到深远莫测的苍穹。 遥想当年举行祭天仪式的时候,东吴的君主壮志满怀、英勇无畏,一心想要扫平那象征战乱的妖星。祭天之时,焚烧木柴,献上玉牒,公卿大臣们头戴冠冕,整齐排列。君主登山举行宴会,一片喜庆,阳光照耀在旗帜上,灿烂夺目。 谁能想到东吴的后代子孙如此软弱,先辈们的宏伟霸业最终没能成功。只留下那旧日的城基遗址,历经千年却依然没有倾斜崩塌。 平日里我读史,常常掩卷沉思,每次读到这段历史都会泪流满面。更何况如今我驾着小船停泊在这里,拨开荆棘,独自沿着小路前行。曾经的霸业如今还能看到什么呢?只有那与云齐平的萋萋芳草。 傍晚的波浪拍打着石头的根部,那声音让我仿佛还能听到当年战场上兵甲碰撞的声响。
关于作者
宋代郭祥正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