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迭凋丧,江南最偷安。 三世弄翰墨,煜札尤可观。 禅林榜法喜,妙势如飞鸾。 尘埃一藏晦,皴斮脱羽翰。 适逢集仙守,好古将模刊。 振襟自披拂,涂饰粉与丹。 呼僧辨遗像,仿佛存纤纨。 作书究本末,风雨生毫端。 精神还故物,霹雳惊蛰蟠。 幽光亦焕发,令我复长叹。 念彼士君子,穷年抱饥寒。 不及稽古踪,冺默知遇难。
和公择观李煜书法喜禅师碑
译文:
五代时期,各个政权更迭交替,国家不断衰败凋零,而江南地区的南唐却只顾着苟且偷安。南唐三代君主都热衷于舞文弄墨,其中李煜的书法作品尤其值得一看。
在禅林之中有一块“法喜”碑,那碑上的书法笔势绝妙,犹如飞舞的鸾鸟一般灵动。可它被尘埃掩盖、埋没了很久,笔画就像是鸾鸟脱落的羽毛一样,有些残破模糊。
恰好遇到了集仙殿学士这样爱好古物的太守,他打算将这碑上的书法进行摹刻刊印。太守整理好衣襟,亲自拂去碑上的灰尘,还涂上了粉和丹砂进行修饰。
他叫来僧人辨认碑上遗留的字迹模样,隐约还能看出些当初细腻的神韵。接着有人撰写文章探究这书法的来龙去脉,那笔下仿佛有风雨涌动。
这一番举动让碑上书法的精神又回到了它原本的模样,就好像霹雳之声惊醒了蛰伏的巨龙。那曾经幽藏的光芒也重新焕发出来,这让我不禁又感慨叹息。
想想那些有学识有品德的人,一年到头都在忍受着饥饿和寒冷。他们的才华和功绩却比不上这碑上所承载的古人遗迹,默默无闻地度过一生,实在是太难了啊。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