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华阳洞阻雨

此洞昔无闻,人迹固稀到。 一昨紫微游,刻石记所好。 遂令天下知,游者争欲造。 我方珮县印,事闲慕高蹈。 联镳二三子,并坚松柏操。 樽罍薄携持,丁壮却前导。 行行逼崕巅,紫翠射襟帽。 方疑攀鬰萝,又若堆海潦。 石门未及窥,忽值山雨暴。 风云暗衢路,雷电拆岩峤。 苍黄仆夫语,踊跃猿猱叫。 黄泥濡衣裳,安得白日照。 初游成欢愉,中险触愤懊。 佛舍距几何,望望目睛眊。 击镫促疲马,十步九欹倒。 登堂亟就榻,释子数相劳。 寻幽尚龃龉,处世信难料。 暂眠稍苏息,起坐复悲啸。 宁非山鬼护,不使俗客眺。 桓桓翠琰文,愈读愈精妙。 名由今日新,迹入万古耀。 骐骥步莫追,驽骀志弥劭。 犹期六月来,散髪避炎燎。 一雨路阻绝,何以为壮少。 归欤歌芜词,聊为起同调。

译文:

华阳洞这个地方,往昔从未听闻过,所以人迹自然十分稀少。不久前,紫微先生来此游玩,还刻下石头记录他的喜好。这一来,就让天下人都知道了这个地方,游人们争着想要前来。 我此时正佩戴着县官的印绶,事务清闲,很羡慕那些隐居避世的高风亮节之士。我和两三个友人并马同行,我们都坚守着松柏般的节操。只简单携带了些酒具,让健壮的仆人在前面引路。 我们一路前行,逼近了山崖的顶端,那紫色和翠绿的山色映照在我们的衣襟和帽子上。眼前的景象,一会儿让人怀疑是在攀爬着茂密的藤萝,一会儿又好像是堆积着海边的潮水。还没来得及窥视石门,忽然就遭遇了山中的暴雨。 风云让道路变得昏暗,雷电仿佛要劈开那陡峭的山峰。仆人们惊慌失措地说着话,猿猴也在踊跃地啼叫。黄泥弄脏了我们的衣裳,多么希望能有明亮的太阳出来啊。 刚开始游玩时满心欢愉,可中途遭遇危险,心中满是愤怒和懊恼。佛门寺庙离这儿还有多远呢,我望着望着,眼睛都花了。我敲打着马镫催促疲惫的马,马走十步有九次要倾斜倒下。 好不容易登上寺庙的殿堂,我赶紧躺到榻上,寺庙里的僧人多次来慰问。探寻这幽静之地都如此不顺,可见处世真的难以预料。我暂时睡了一会儿,稍微恢复了些精力,坐起来又悲叹长啸。 难道是山鬼在守护着这里,不让我们这些凡俗的客人眺望美景吗?那气势雄伟的石碑上的文字,越读越觉得精妙。华阳洞的名声从今日起焕然一新,它的踪迹将会在万古间闪耀。 那些才能出众的人前进的步伐难以追上,但我这才能平庸的人志向却更加坚定。我还期待着六月的时候再来,披散着头发躲避炎炎的暑热。一场雨就把道路阻断了,这怎么能算得上是壮年人该有的经历呢。 我回去后就写下这些粗陋的诗句,姑且希望能引起有相同志趣的人的共鸣。
关于作者
宋代郭祥正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