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鹿苑寺

游遍湘西山,晚至鹿苑寺。 平冈列城郭,长松肖兵衞。 入门尤清凉,读碑辨往事。 乃知阿育王,曾此藏舍利。 浮屠当殿阴,令人竦瞻视。 宝网敷金云,倏忽变苍翠。 僧云秋杪时,月静甘露坠。 大觉去无踪,山祗自灵异。 白鹿不我逢,残花在岩际。 居者多寿老,安禅信无累。 笻衲为生涯,心不坠情伪。 源源听法语,陶陶袭和气。 簪绅胡为乎,顶踵缚忧愧。 愿从彼上人,预闻第一义。 烦心沃醍醐,顿悟超十地。 聊为鹿苑吟,清梦不成寐。

译文:

我游遍了湘西山的山山水水,傍晚时分来到了鹿苑寺。平坦的山冈上,城郭错落排列,高大的松树好似站岗的卫兵一般整齐威严。 走进寺门,顿感格外清凉,我读着寺庙里的石碑,辨认上面的文字,从而了解了这里的往事。这才知道阿育王曾在此地埋藏过舍利。那佛塔矗立在大殿的阴影之中,让人不由得怀着敬畏之心抬头仰望。塔上装饰的宝网如同金色的云朵,转眼间又幻化成苍翠的模样。 僧人说在秋末的时候,月色宁静,会有甘露坠落。大觉者早已不见踪迹,只有山中的神灵依然灵异非常。可惜我没能遇见传说中的白鹿,只看到残花散落在山岩边。 居住在寺里的人大多长寿,他们安心坐禅,确实没有尘世的牵累。他们以竹杖和僧衣为伴,生活简单,内心不被虚假的情感所迷惑。 我源源不断地聆听着僧人的佛法讲解,被那和善的氛围所感染,心情舒畅。那些达官贵人又在忙些什么呢?从头到脚都被忧愁和愧疚束缚着。 我愿追随这里的高僧,聆听那至高无上的佛法奥义。让我的烦恼之心如同被醍醐浇灌,瞬间顿悟,超越修行的十地境界。 我姑且写下这首关于鹿苑寺的诗,思绪纷飞,连清梦都难以成眠。
关于作者
宋代郭祥正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