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蒋颖叔殿院游昭亭山广教寺

晴光散余翳,佳辰值清和。 联车不辞远,共登昭亭阿。 步夷惬苍石,缘险扪修萝。 迥出白云上,俯瞰飞鸟过。 凌霄插危观,裂地注明河。 微风解兰芷,广陂浴凫鹅。 潭潭紫华君,左右森矛戈。 雷电在呼吸,玉帛荐牲牺。 庙食溢千载,祐民理无讹。 崔碑梦恊吉,谢守诗载歌。 却憩林下寺,裴颜迹尤多。 丹青业已晦,长髯但皤皤。 笔画肖家法,燕尾无偏颇。 览古发遐想,缘情还独哦。 逢时不荣达,憔悴同苫蓑。 嗒焉姑自丧,安之如命何。 彼美蒋御史,道术追雄轲。 眄予委泥涸,有意倾余波。 荐士古来重,披剑今则那。 书为昭亭篇,昭亭崕可磨。

译文:

晴朗的日光驱散了剩余的阴霾,美好的日子正赶上气候清新和暖。 我们连车结伴,丝毫不嫌路途遥远,一同登上了昭亭山的山巅。 在平坦的路上行走,惬意地踏着青色的石头;沿着险峻之处攀爬,伸手抓着长长的藤萝。 远远地高出了白云之上,俯身能看见飞鸟从下方掠过。 高耸的楼阁如直插云霄,仿佛要把大地裂开,让银河之水注入。 微风轻拂,解开了兰草和白芷的芬芳;宽阔的池塘里,野鸭和白鹅在水中嬉戏。 那幽深之处供奉着紫华君,他的左右好似排列着林立的矛戈。 他呼吸之间仿佛能引发雷电,人们献上玉帛和祭祀的牲畜。 他享受祭祀已逾千年,保佑百姓本就是毫无差错的道理。 崔群所撰的碑记据说预示着吉祥的梦境,谢朓太守也曾为这山写下赞美的诗歌。 我们随后到山下的寺庙中休息,这里还有很多裴休、颜真卿留下的踪迹。 曾经的绘画如今已变得晦暗,只有画中那长须老人白发苍苍。 那笔画尽显家族笔法的神韵,燕尾的笔法也毫无偏斜。 浏览古迹引发了我悠远的遐想,触景生情我独自吟诗。 生逢其时却未能荣华显达,我憔悴得如同那破旧的蓑衣。 我只能茫然若失地暂且忘却自我,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又能怎样呢。 那优秀的蒋御史啊,他的道德学问可与孟子相媲美。 他顾念我困厄如陷入泥沼,有意把恩泽倾洒给我。 自古以来举荐贤士就是很重要的事,如今又有谁能像古人那样仗义执剑相助呢。 我写下这首关于昭亭山的诗篇,这诗篇的价值就算刻在昭亭山的山崖上也毫不逊色。
关于作者
宋代郭祥正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