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蒋颖叔游丁山彰教寺

闲心乐名山,景象恣吟剽。 昭亭西南隅,乱峰最青峭。 盘盘得修迳,豁豁渐明眺。 一读道旁碑,古兴恣雅要。 知有金仙家,即往不俟召。 平田转回塘,飞瓦接危峤。 东边卧石虎,徐王旧坟兆。 但惊深藓晦,不见金碧耀。 图形半残缺,冷榻孤灯照。 深篁归鸟没,空岩雪风叫。 勅书刊翠琰,灵迹获猎烧。 寒潭多蛰鳞,佛子忌渔钓。 动活各遂性,蕃衍理可校。 余晖初月散,幽籁发玄窍。 中有无心人,禅禅自相绍。 问年逾耳顺,肤色尚如少。 翻令念达人,鸿蒙首频掉。 时平冠珮繁,往往属不肖。 岂如弃以归,林泉自投跳。 卓彼蒋夫子,诗辞极精妙。 能来同我游,险绝共长啸。 终当为君诵,古律变新调。 更评江南事,僣迹又足悼。 不能降真人,卒用焚祖庙。 训狐啼老木,愁烟起荒藋。 复有贰卿碑,曾为叅军吊。 勇为手势吟,一助玉瓶釂。

译文:

我这人闲云野鹤般的心性,就爱游览名山,尽情地欣赏美景并吟诗作赋。 昭亭山的西南角,那连绵的山峰最为青翠陡峭。 沿着曲折蜿蜒的小路前行,视野渐渐开阔,能清晰眺望远方。 读了道旁的石碑,古意盎然,雅致精妙的意趣油然而生。 得知这里有佛寺,我迫不及待地前往,都等不及别人召唤。 平坦的田野环绕着曲折的池塘,寺宇的飞檐与险峻的山峰相连。 东边有石虎卧着,那是徐王旧时的墓地。 只可惜深深的苔藓遮蔽了一切,看不到金碧辉煌的景象。 佛像的图形大半残缺,冷冷的榻上只有一盏孤灯照着。 幽深的竹林里归鸟渐渐隐没,空旷的山岩中寒风呼啸。 皇帝的敕书刻在翠绿的石碑上,寺庙的灵迹曾遭山火。 寒冷的潭水里藏着许多蛰伏的鱼,佛门弟子忌讳捕鱼垂钓。 万物都能顺遂本性,繁衍生长的道理是可以推究的。 夕阳的余晖渐渐消散,初升的月亮洒下清光,清幽的声响仿佛从玄妙的窍穴中发出。 寺中有个无心于尘世的僧人,禅意绵绵,传承着佛法。 询问他的年纪,已过耳顺之年,可肤色还如同少年一般。 这让我不禁想起那些豁达通透的人,忍不住频频摇头感叹。 如今太平盛世,官员众多,可往往有很多是不肖之徒。 哪比得上舍弃功名利禄归隐山林,投身于林泉之间呢。 那卓越的蒋颖叔先生,您的诗词极其精妙。 您若能来和我一同游玩,我们可以在这险峻的地方一起放声长啸。 我一定会为您吟诵诗篇,将古律化为新调。 我们还可以一起评说江南的往事,那些僭越的事迹实在令人悲叹。 当年不能使真人归降,最终导致祖庙被焚毁。 猫头鹰在老树上啼叫,荒草间愁烟袅袅升起。 还有贰卿的石碑,曾经有参军来凭吊。 我们可以尽情地吟诗,再以美酒助兴。
关于作者
宋代郭祥正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