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受禅师

长沙多禅翁,受也予所慕。 清犹玉潭冰,不著纤垢污。 坚如岁寒柏,不入蝼蚁蠹。 一听玄谈玄,银潢自天注。 源流何其长,涌绝曹溪路。 请陈会面初,赤白照窻户。 短鞭驱瘦马,一蹶复一步。 北趋林下门,解榻欣我遇。 圆瓜剖青瑶,激齿寒浆聚。 搘筇拈古语,法乐过韶濩。 廓然外生死,头角白牛露。 师云三百年,儒者莫尔悟。 自兹往游数,道合忘细故。 倏忽捧边徼,狡穴首招谕。 微功有司奏,一命金阙赴。 扁舟泊沙尾,行色业已具。 惆怅难再留,何以慰心素。 日月若驰𫘝,报体孰坚固。 愿期圆照中,生生迭相度。 回首欲无言,月上潇湘渡。

译文:

在长沙,有很多精通禅理的高僧,而受禅师是我最为仰慕的一位。他的纯净就如同玉潭里的冰,没有沾染丝毫的污垢杂质。他的意志坚定,好似寒冬中的柏树,不会被蝼蚁蛀蚀。 我第一次聆听他玄妙的禅理讲解,那感觉就像银河之水从天上倾泻而下,震撼又畅快。他所讲的禅理源远流长,直追曹溪禅宗的本源。 还记得我们初次会面时,窗外天色渐明,赤白的曙光映照在窗户上。我骑着一匹瘦弱的马,手中拿着短鞭,马儿走走停停,每走一步都显得十分艰难。我一路向北,朝着那片树林中的禅院走去,很高兴在这里与受禅师相逢,他热情地招待我,为我安排好住处。 他拿出圆滚滚的西瓜,切开后就像青色的美玉,清甜的瓜汁聚积在口中,牙齿都感受到了丝丝凉意。他拄着竹杖,引用古老的禅语,所讲的佛法之乐比上古的韶濩之乐还要美妙。在他的讲解下,我仿佛超脱了生死的束缚,如同看到了白牛的头角,悟到了禅的真谛。 受禅师说,这禅理已经有三百年了,很多儒者都没能领悟其中的深意。从那之后,我多次前往拜访,我们志同道合,都不在意那些琐碎的事情。 然而,忽然间我接到了朝廷的任命,要去边境地区任职,去招抚那些狡黠的匪寇巢穴。我立下了些许微小的功劳,被有关部门上奏朝廷,于是被召往皇宫任职。 如今,我的小船停泊在沙滩边,一切行装都已准备妥当。我心中满是惆怅,实在难以再留下来。可我该用什么来慰藉自己内心的情感呢? 日月就像飞驰的骏马,世间的一切身体、事物又有什么是坚固长久的呢?我只希望我们能在圆满的智慧光明中,生生世世都能相互度化。 我回首望着禅院,想要说些什么却又无言以对,此时月亮已经升上了潇湘渡口。
关于作者
宋代郭祥正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