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四绝堂再送蔡如晦 其一

长城截湘江,盘盘据天险。 承平逾百年,民富德泽渐。 层居出云汉,门户当翠琰。 尤爱湘西山,佛寺金碧俨。 引泉甃深池,因崖起危广。 长松争嵯峨,众木就退敛。 远思秦汉间,疑此藏玉检。 盘石可径卧,苔髪滑胜簟。 方塘才俯窥,引手取莲芡。 四绝校重轻,欧沈信已忝。 卓然韩杜诗,光焰不可掩。 大羹味全醇,美玉灭瑕点。 悄若蓬莱峰,夜浪岂忧飐。 又如上帝箓,默诵破群魇。 惟惊落俗口,一读一遭贬。 知音希世逢,谁谓此言谄。 穷奇须竟欢,忧来热吾脸。 不得陪俊游,自知冗官玷。 论情既霄壤,咫尺隔秦陕。 不为谢安侈,应慕杨绾俭。 赓酬继前唱,岩壁俟镌剡。 去为经世霖,慰此楚封歉。 离杯空酣酣,离恨犹冉冉。 雁鸣洞庭阔,霜雪鬓毛染。 行矣无淹留,路转双旌睒。

译文:

### 逐句翻译 1. “长城截湘江,盘盘据天险” 万里长城般的屏障截断了湘江,它曲折回环,占据着天然的险要地势。 2. “承平逾百年,民富德泽渐” 国家太平已经超过了百年,百姓富足,都逐渐受到了朝廷恩德的润泽。 3. “层居出云汉,门户当翠琰” 层层叠叠的房屋高耸入云,门户正对着翠绿的美玉般的山峦。 4. “尤爱湘西山,佛寺金碧俨” 我尤其喜爱湘西山的景色,那里的佛寺金碧辉煌,庄严雄伟。 5. “引泉甃深池,因崖起危广” 引来泉水砌成深深的池塘,凭借着山崖建起高高的楼阁。 6. “长松争嵯峨,众木就退敛” 高大的松树竞相高耸,其他的树木都显得低矮逊色。 7. “远思秦汉间,疑此藏玉检” 遥想秦汉时期,怀疑这里曾经埋藏着珍贵的典籍。 8. “盘石可径卧,苔髪滑胜簟” 平坦的巨石可以直接躺卧,石上的青苔光滑得胜过竹席。 9. “方塘才俯窥,引手取莲芡” 只要俯身向池塘中看去,伸手就可以采摘到莲子和芡实。 10. “四绝校重轻,欧沈信已忝” 比较“四绝”的轻重,欧阳修和沈括确实已经显得有些逊色了。 11. “卓然韩杜诗,光焰不可掩” 韩愈和杜甫的诗歌卓然出众,其光辉和气势无法掩盖。 12. “大羹味全醇,美玉灭瑕点” 他们的诗就像不加调料的肉汁,味道纯粹醇厚,又像美玉没有丝毫瑕疵。 13. “悄若蓬莱峰,夜浪岂忧飐” 安静得如同蓬莱仙山的山峰,不用担心夜晚的波浪会使其动摇。 14. “又如上帝箓,默诵破群魇” 又好像是上帝的符箓,默默诵读就能破除一切妖邪。 15. “惟惊落俗口,一读一遭贬” 只是让那些世俗之人听到,每读一次就会遭到一次贬低。 16. “知音希世逢,谁谓此言谄” 知音是世间罕见的,谁能说我这番话是谄媚之词呢? 17. “穷奇须竟欢,忧来热吾脸” 要尽情享受这奇特的景致,可忧愁袭来让我脸红心跳。 18. “不得陪俊游,自知冗官玷” 不能陪同才俊们一起游玩,我自知作为一个闲散官员,实在是有辱身份。 19. “论情既霄壤,咫尺隔秦陕” 论起情谊,我们之间就像天和地一样遥远,虽然近在咫尺,却如同隔着秦地和陕地。 20. “不为谢安侈,应慕杨绾俭” 不要像谢安那样奢侈,应该仰慕杨绾的节俭。 21. “赓酬继前唱,岩壁俟镌剡” 继续唱和前人的诗作,这些诗篇等待着刻在岩壁之上。 22. “去为经世霖,慰此楚封歉” 你此去要成为拯救世间的甘霖,慰藉这楚地的歉收和苦难。 23. “离杯空酣酣,离恨犹冉冉” 离别的酒杯已经喝得酣畅,但离别的愁恨却依然悠悠不绝。 24. “雁鸣洞庭阔,霜雪鬓毛染” 大雁在广阔的洞庭湖上鸣叫,我的鬓发已经被霜雪染白。 25. “行矣无淹留,路转双旌睒” 你走吧,不要停留,道路转弯处,你的旗帜一闪一闪渐渐远去。 ### 整体理解 这首诗描绘了湘西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当地风光的喜爱,同时借对韩杜诗歌的赞美感慨知音难觅。在送别蔡如晦时,既有不能一同游玩的遗憾,又有对友人的期许,希望他能经世济民,最后抒发了离别的愁绪。
关于作者
宋代郭祥正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