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二李居士

二子跨黄犊,寻春造龙眠。 身披五云装,翠发散垂肩。 群儿漫相逐,不识南昌仙。 我往一长揖,问我聊停鞭。 深林藉草坐,对酌临潺湲。 瑯瑯听险语,了了出爱缠。 月殿折芳桂,高名金榜悬。 掉头不回顾,息迹棦淳源。 穷幽采紫芝,长啸呼青猿。 使我慕高节,神魄方森然。 言归恨不早,白雪羞盈颠。 于时业无补,碌碌随冗员。 交趾近反逆,蚁聚浮战船。 邕廉皆失守,圣主忧南边。 上将命逵卨,睿算天所传。 虎罴十万众,干戈与云连。 倾海洗枭巢,拓境除狼烟。 怅怀炎瘴地,何日闻凯旋。 北虏恃骄黠,分疆亦逾年。 庙谟非不深,遣使皆俊贤。 此事竟未果,艰虞甚防川。 安得傅介子,万里威名宣。 不然随隐沦,渔钓求深渊。 出处两龉龃,悲歌写哀弦。 二子顾我笑,汝心殊未坚。 浩气本完洁,胡为自镵镌。 请驾逍遥车,共游方广田。 饥餐种成玉,渴饮华池泉。 我命永不灭,是身犹蜕蝉。 世纷速辞谢,来续清净缘。

译文:

有两位姓李的居士,他们骑着黄牛犊,趁着春意正浓前往龙眠山游玩。他们身披五彩云霞般绚丽的衣裳,翠绿的头发松散地垂落在双肩。一群孩童漫无目的地追逐着他们,却不知道这二位是来自南昌的仙人。 我走上前去恭敬地作了一个长揖,他们见我来了便停下了脚步。我们在幽深的树林里,铺着草地坐下,面对着潺潺流淌的溪水相对饮酒。听着他们爽朗而超凡的言语,清晰地感受到他们已超脱了世俗的情爱纠缠。他们本可以在月宫里折取芬芳的桂花,让自己的大名高悬在金榜之上。然而他们却掉头不顾,归隐到淳朴的本源之处。他们深入幽境采摘紫芝,放声长啸呼唤青猿。 这让我对他们高尚的节操心生仰慕,精神都为之一振。我遗憾自己没有早点归隐,如今白发满颠实在令人羞愧。当下我对国家的事业毫无补益,只能庸庸碌碌地跟随着那些多余的官员。交趾那边最近发生了叛乱,叛贼像蚂蚁一样聚集在战船上。邕州和廉州都已失守,圣明的君主正为南方边境忧心忡忡。 皇上任命赵逵和郭卨为上将,这英明的决策仿佛是上天所传。十万如虎罴般勇猛的士兵,兵器多得与云相连。他们要倾海之力去荡平叛贼的巢穴,拓展边境消除战争的狼烟。我满怀惆怅地想着那炎热多瘴气的地方,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听到凯旋的消息。北方的敌人仗着自己骄横狡黠,划分疆界的事情也已经拖了好几年。朝廷的谋略并非不深远,派出的使者也都是贤能俊才。可这件事最终还是没有结果,局势的艰难就像防止河水泛滥一样棘手。 哪里能找到像傅介子那样的英雄,到万里之外去宣扬我朝的威名呢?不然的话,我就跟随二位归隐山林,在深渊中钓鱼为生。可是出仕和归隐都不顺利,我只能弹奏悲歌来抒发内心的哀伤。 两位居士看着我笑着说:“你的心意还不够坚定啊。人的浩然之气本来是纯净高洁的,为什么要自我折磨呢?坐上逍遥自在的车子,和我们一起到广阔的田野去游玩吧。饿了就吃那能种出的美玉般的食物,渴了就饮用华池的泉水。这样我们的生命将永不磨灭,这肉身就像蝉蜕壳一样轻松。赶快辞去世间的纷扰,来续写这清净的缘分吧。”
关于作者
宋代郭祥正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