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谣

去年圩破官不救,阙食逋亡十八九。 今年大水如去年,民困适遭何令贤。 贤哉何令能治水,枪木编芦多准拟。 赏罚公平贫富均,赤脚亲临食亡匕。 每趋危垫必身先,往复连宵几百里。 浪头作恶工莫施,一拜能令二龙起。 白龙先去黑龙随,鳞鬣分明皆见之。 须臾浪定埂可御,父老惊嗟咸涕洟。 西门投巫安足比,亦胜乘舆济溱洧。 活我生灵十万家,惠泽阴功浃神理。 天子临轩方用才,时时有诏搜草莱。 请歌何令能治水,愿采斯言献天子。

译文:

去年圩堤决口官府却不管不顾,百姓们缺衣少食,逃亡的人十有八九。 今年的大水和去年一样凶猛,百姓困苦之际,幸好遇到了贤能的何县令。 何县令贤明啊,他善于治水,早早地就用枪木和芦苇做好了防洪准备。 他赏罚公正,对待贫富百姓一视同仁,还亲自光着脚奔走在治水一线,顾不上吃饭。 每当遇到危险难行之处,他总是身先士卒,连夜往返几百里地。 浪涛汹涌作恶,工人们都难以施展手脚,何县令一拜,竟然能让两条龙现身。 白龙在前先行离去,黑龙紧紧跟随在后,龙身上的鳞片和鬣毛都清晰可见。 不一会儿,浪涛就平息了,圩堤也能抵御洪水了,父老乡亲们又惊又叹,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战国时西门豹投巫治水的事迹哪里能和何县令相比,他也胜过了春秋时郑昭公乘车渡溱洧河的举动。 何县令救活了十万户百姓的性命,他的恩泽和暗中积累的功德都符合天理。 如今天子正在朝堂上选拔人才,时常下诏搜寻民间的贤才。 让我们歌颂何县令治水的功绩,希望能把这番话进献给天子。
关于作者
宋代郭祥正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