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日同修颙惠云二禅师游浮山访洪琏长老

邑城东南百余里,穿尽荒山渡重水。 林倾路转大壑开,峭壁崔嵬半空倚。 上无勾连下无根,镌镵难成画难比。 回环岩窦碧玲珑,月华吞吐湖光洗。 石鼓昼鸣云雨垂,金鸡夜鬭龙蛇起。 成公说法已千年,事载龟趺尚新美。 嗟予平生慕佛学,空洞忘机造玄理。 暂来福地神愈清,况接高禅挥麈尾。 晋颙悟道天下师,云琏声名自予始。 精蓝际会付三人,净众如归闻法喜。 今朝更结名山游,宝阁珠楼同践履。 达了无生无不生,一声猿啸清风里。

译文:

在重九这一天,我和修颙、惠云两位禅师一同前往浮山拜访洪琏长老。从县城往东南方向出发,走过了一百多里的路程,途中穿越了一座又一座的荒山,渡过了一条又一条的河流。 山林倾斜,道路也跟着转弯,眼前豁然出现一个巨大的沟壑。沟壑两旁的峭壁高耸险峻,仿佛倚靠在半空中。这些峭壁上不与他物相连,下也没有根基,像是鬼斧神工造就,即使用雕刻工具来雕琢也难以成型,用画笔来描绘也难以比拟它的壮美。 环绕着的岩洞碧绿晶莹,月光仿佛在岩洞中吞吐,湖水如同一面镜子,将月光的清辉洗涤得更加明亮。白天的时候,石鼓会发出声响,伴随着云雨低垂;夜晚时分,仿佛能看到金鸡争斗,龙蛇舞动的景象。 成公在这里讲经说法已经过去了千年,记载他事迹的石碑还崭新美观地立在那里。 我这一生都仰慕佛法,内心空明,忘却世俗机巧,探求深奥的佛理。如今暂且来到这福地,精神变得更加清爽,更何况还能与几位高僧交往,聆听他们手持拂尘谈经论道。 晋代的修颙禅师悟道高深,是天下人敬仰的宗师;惠云和洪琏的声名从我开始宣扬。这清幽的佛寺盛会交由我们三人参与,众多的信徒听闻佛法,如同回到了心灵的归宿,法喜充满。 今天我们又相约一同游览这名山,一起漫步在那宝阁珠楼之间。领悟到了无生的境界,也就明白了万物的生生不息,此时,只听见一声猿啸在清风中回荡。
关于作者
宋代郭祥正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