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蔡希蘧鹄奔亭留别

栏干去天无一尺,帘外三山蘸天碧。 樽倾浊酒延故人,拂拂轻寒添暮色。 双鹄飞奔迹已陈,满庭细草自涵春。 孤城不复有冤气,法座垂衣逢圣神。 惟君万里分符去,苍梧之邦舜游处。 九疑七泽皆相连,墨海濡毫写长句。 又如李白才清新,无数篇章思不群。 挺特千松霜后见,孤高一笛陇头闻。 我于诗学非无意,黄芦不并琅玕翠。 漫甘薄禄养残年,两鬓垂丝成底事。 声出还吞泪如雨,同气相求别离苦。 老来频寄一行书,江边鱼雁无今古。

译文:

### 译文 亭上的栏杆距离天空似乎连一尺都不到,帘子外面的三座山峰仿佛蘸着蓝天的碧绿。 我倒满了浊酒,宴请老朋友,轻寒阵阵吹拂,更增添了几分暮色。 那两只像鹄鸟般飞奔离去的人,他们的踪迹已然成为过去,满庭院的细草自在地蕴含着春意。 这孤独的城池不再有冤屈之气,法座上的君主垂衣而治,正逢圣明之世。 只有您要前往万里之外去赴任为官,那苍梧之地可是当年舜帝巡游过的地方。 九疑山和七泽之地相互连接,您在那里可以像在墨海蘸笔一样尽情书写长篇诗句。 您就如同李白一般,才情清新,无数篇章都构思超凡。 您像霜后依然挺立独特的千棵松树,又似在陇头能听到的那孤高的笛声。 我对于诗学并非没有自己的想法,可我就像黄芦,无法和那翠竹般的您相提并论。 我只甘心拿着微薄的俸禄来度过残年,两鬓垂着白发又做成了什么事呢? 我话到嘴边又咽下,泪水如雨般落下,因为我们志趣相投,所以这离别格外痛苦。 等您老了也要常常寄信给我,江边的鱼和雁从古至今都能传递音讯啊。
关于作者
宋代郭祥正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