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行

琅琊异他山,坡陀晦诸峰。 惟有山下水,其源与天通。 寻源见楼阁,鸳瓦青重重。 宝镜递华灯,空岩散疏钟。 薫成香积界,回首非尘笼。 阳冰俗篆未足数,禹偁八咏元无功。 我来独酌惜已晚,醉倒不见欧阳公。 摩挲苍崖读旧记,谁掣玉索纒蛟龙。 不忧石泐解磨灭,斯文自与元气同。 徘徊落日跨马去,老松为我摇悲风。

译文:

琅琊山和其他的山不一样,它地势起伏,把周围的山峰都衬托得黯淡了。 只有那山下的溪水,它的源头仿佛与天空相连。 我沿着溪水源头探寻,看到了层层楼阁,屋瓦如鸳鸯展翅般青郁重重叠叠。 华美的灯火如宝镜般相互映照,空旷的山岩间传来稀疏的钟声。 这里仿佛成了弥漫着香气的佛国世界,回头望去,已不像是尘世的牢笼。 李阳冰那些世俗的篆书不值一提,王禹偁的《三衢山中和郡守八咏》原本也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功绩。 我独自来此饮酒,只可惜来得太晚了,喝醉了也没能见到欧阳公的身影。 我抚摸着苍崖上的旧碑记,心中疑惑:是谁像掣动玉索去缠绕蛟龙一样写下这些文字呢? 不用担心石碑会裂开、字迹会磨灭,这些文章本身就和天地元气一样永存。 夕阳西下,我徘徊着跨上马匹离去,老松树仿佛为我摇动,发出悲戚的风声。
关于作者
宋代郭祥正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