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待制秋山晚景

我朝妙画能山水,燕公笔法精无比。 燕公山水工平远,一幅霜绡折千里。 潇湘洞庭日将晚,云物萧萧初满眼。 虞帝之魂招不返,霜树冥冥红叶卷。 二妃血泪知几多,竹上遗痕深复浅。 渔舟片帆风已满,渔父横眠思犹懒。 时时白鹭聚圆沙,亦有行人下前坂。 江回岸断数峰青,仿佛灵妃曲可听。 却逢深崦见茅屋,只欠桃花如武陵。 世间何物人争诧,请说奇书并妙画。 一时鉴赏安足论,流转千年愈增价。 珍绨一袭藏至珍,卷尾长篇更入神。 呜呼粉墨终成尘,唯有文章道德能日新。

译文:

在我们大宋朝,有擅长画山水的妙手,燕待制的笔法精妙绝伦,无人能比。 燕待制画山水尤其擅长表现平远的景致,在一幅薄如霜雪的丝绸上,就能展现出千里的风光。 画面里潇湘和洞庭的天色渐晚,眼前尽是萧索的云雾和景物。 虞帝舜的魂魄仿佛再也无法招回,霜林中昏暗不明,红叶在风中翻卷。 娥皇、女英二妃洒下了多少血泪啊,斑竹上留下的痕迹深的深、浅的浅。 渔船上的一片帆已被风鼓满,渔父横躺在船上,显得十分慵懒。 时不时有白鹭聚集在圆形的沙滩上,也有行人正从前面的山坡上走下来。 江水迂回,江岸中断,几座青山显得格外青翠,仿佛能听见湘水女神那美妙的乐曲。 接着又看到在幽深的山坳里有一座茅屋,只是少了像武陵源那样的桃花。 这世间人们都争着夸赞什么呢?且说说那些奇书和妙画吧。 一时之间的鉴赏品评又哪里值得去说呢,这些奇书妙画流传千年,价值更是不断增长。 珍贵的书画被精心收藏在锦缎之中,画卷末尾还有长篇题诗,更是出神入化。 唉,那些画作的颜料终究会化为尘土,只有文章和道德的光辉才能日日焕发出新的光彩。
关于作者
宋代郭祥正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