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疑山图

噫吁嚱,九疑山色何雄奇。 坡陁诘曲不足状,九峰万丈排天扉。 崭崭俨若九老坐,干颠坤弱能扶持。 崖回时复见华尘,原本旋有山经题。 白云绵联芳草歇,拱木夭矫狂风吹。 上有源源不绝之寒泉,下有沄沄不断之深溪。 初疑青铜照碧落,忽见云汉飞虹霓。 丹青画出尚如此,而况高步穷岖崎。 或云重瞳一来不复返,二妃血泪斑竹枝。 惜哉不经孔子辨,后世谁能公是非。 尧非幽囚,舜不野死。 尧崩民如丧考妣,舜非游仙而幸此。 群猪耸耳听童子,游人击之变风雨。 见豕负涂圣所恶,仙人护之亦何补。 我知神仙术已卑,但爱此山雄而奇。 背图南望未能到,高吟尽日长吁嚱。

译文:

哎呀呀!九疑山的山色是多么雄伟奇特啊! 那起伏不平、曲折蜿蜒的山势,简直无法用言语来描绘。九座万丈高峰,仿佛排列在天边的门户一般。 它们高高耸立,就像九位老者端坐着,能够支撑起天地的安稳。 山崖回转时,时不时能看到华丽的景象,山间原本就有《山经》这样的书籍记载过它。 白云连绵不断,芳草已经凋零,高大的树木姿态矫健,在狂风中摇曳。 山上有源源不断流淌着的寒泉,山下有水流滚滚不停的深溪。 起初,这山水就像青铜镜映照出碧蓝的天空,忽然又好似银河中飞架着彩虹。 用画笔描绘出来的九疑山尚且如此壮观,更何况亲身去攀登那崎岖的山路呢。 有人说,舜帝重瞳子来到这里后就再也没有回去,他的两位妃子娥皇、女英悲痛哭泣,泪水洒在竹子上,留下了斑斑痕迹。 可惜啊,这件事没有经过孔子的辨析,后世谁又能公正地评判其中的是非呢? 实际上,尧帝并非被囚禁,舜帝也不是死在荒郊野外。尧帝驾崩时,百姓就像失去了自己的父母一样悲痛,舜帝也不是为了游仙才来到这里。 传说群猪会耸着耳朵听童子说话,游人攻击它们就会引发风雨变化。见到猪身上涂满泥巴是圣人所厌恶的事情,就算有仙人保护又有什么用呢。 我知道所谓的神仙之术是很低级的,我只是喜爱这九疑山的雄伟和奇特。 我对着《九疑山图》向南眺望,却无法亲身到达那里,只能整日高声吟诵,不住地叹息啊!
关于作者
宋代郭祥正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