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乐

寻山佳兴发,一夜渡江月。 首到庐江元放家,水洞清光数毫发。 爱之便欲久栖息,又闻灵仙之境敞金阙。 清风吹我衣,不觉过皖溪。 危梁千步玉虹卧,松行十里青龙归。 烟霞绕脚变明晦,忽见殿阁铺琉璃。 重簷却在迥汉上,倚栏俯视白日低。 虚庭自作箫籁响,屋角更无飞鸟飞。 霓幡重重蔽真御,仿佛遥见星文垂。 长廊纱笼绝笔画,老龟稳载青瑶碑。 更逢逍遥不死客,齿清髪翠桃花肌。 箫台可到亦非远,云间况有白鹿骑。 细窥绝景辄大笑,吾曹何事尘中为。 安得良田三百亩,可以饱我妻与儿。 长年只在名山里,万事纷纷都不知。

译文:

我心中涌起了探寻山林的浓厚兴致,趁着这一夜的明月渡过了江。 首先来到了庐江左元放的居所,那水洞中的清光,明亮得能照清人身上的毫发。 我喜爱这里,便想长久地停留栖息。可又听闻那灵仙的境界,有辉煌的宫殿敞开着大门。 清风吹拂着我的衣裳,不知不觉我就经过了皖溪。 那长长的石桥犹如千步长的玉虹横卧在水面,两旁十里的松林就像青龙蜿蜒回归。 烟霞在脚下缭绕,景色时明时暗,忽然间,我看到殿阁的琉璃瓦闪耀着光芒。 层层的屋檐仿佛高耸在云霄之上,我倚靠在栏杆上俯视,感觉太阳都显得那么低。 空旷的庭院中自然地发出如箫籁般的声响,屋角连飞鸟都不见踪迹。 彩色的旗帜重重叠叠,遮蔽着仙人的车驾,我仿佛远远地看见星辰的光芒垂下。 长廊里的纱笼中没有字画,只有老龟稳稳地驮着青色美玉般的石碑。 我还遇见了逍遥自在、长生不老的仙人,他们牙齿洁白、头发乌黑,肌肤如桃花般娇艳。 那箫台我也能够到达,距离并不遥远,况且云间还有白鹿可供我骑乘。 我仔细观赏这绝美的景色,忍不住放声大笑,我们这些人为什么要在尘世中奔波忙碌呢? 要是能有三百亩良田就好了,这样就可以让我的妻儿吃饱饭。 我愿意常年都待在这名山之中,世间那些纷纷扰扰的事情一概都不去理会。
关于作者
宋代郭祥正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