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和四首 其三

整此笙歌散鬰陶,雨簷飞瀑泻秋涛。 吟情彻骨清尤健,饮量随人喜更豪。 黄菊光容嗟向晚,哀筝言语恨徒劳。 相逢宜共冥冥醉,回首青云路转高。

译文:

整理好这笙歌之乐,来驱散心中的烦闷忧愁,雨从屋檐落下,好似飞流直下的瀑布,又如同秋天汹涌的波涛。 吟诗的兴致深入骨髓,感觉格外清爽且劲头十足,饮酒的量也随着众人的欢快氛围而增加,心情愉悦,更加豪情万丈。 可惜啊,那黄菊的光彩容颜已渐渐接近迟暮,弹奏哀怨古筝的声音,满含遗憾,却也只是徒劳无功。 既然相逢了,就应该一同沉醉在这朦胧的醉意之中,等回头再看那通往青云的道路,却发现它变得更加高远难及了。
关于作者
宋代冯山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