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徐之才巡按见寄

扪参趋远道,首蜀下青泥。 江遶萦纡带,山盘屈曲梯。 何时岩腹断,自古客心低。 峡尽逢宁武,天寛类宝鸡。 东穷巴岭北,南转梓潼西。 地共猿猱食,居同鸟雀栖。 风霜传一檄,玉帛走千蹊。 力责多佣父,穷输或嫁妻。 上忧分使节,佥议辍朝圭。 素志施膏泽,虚怀去町畦。 垂鞭防马惫,含哺止儿啼。 夜寝无宁席,朝餐或茹梨。 驱驰宣诏令,歌舞慰童𫠜。 按部经双剑,迎壶满见溪。 政清冰出凌,民附水淫堤。 指穴收毚兔,搜群去狠羝。 吏悛藏乳虎,人乐戏春麛。 驿转悠千里,秋霖动一犂。 忧劳如有病,暴露欲生黧。 委箧书争报,封囊药自题。 茶尘思鸟觜,羮野忆驼蹄。 过雁晴逾叫,残蝉晓更嘶。 万愁休入耳,数酌且温脐。 圣治几仁寿,宸衷念庶黎。 呻吟裁药石,亢旱得云霓。 驹有苗场食,鸾无枳棘栖。 明公深履历,清望绝乖睽。 盘错居常试,安恬久自迷。 汉貂方促召,贾论息言提。 宝阁邻天仗,星闱侍女奚。 功名当少俟,岁月尚能稽。 末路忻依托,先期虑解携。 荣封虽绝迹,归意共含凄。 自笑身谋拙,曾将物理齐。 倒行嗟黾勉,仰望跼攀跻。 易足篱边鷃,难驯水上鹥。 稻粱谁计鹤,车马未安鼷。 诗战逢诸帅,文声鼓万鼙。 白徒虽自奋,黄馘岂容批。 怒臂犹轻展,惊魂已暗挤。 续貂无取者,附骥亦荣兮。 巧拙其如性,天机不可倪。

译文:

这是一首长诗,下面为你逐部分翻译: ### 开篇行程描绘 沿着高耸入云的山路奔赴远方,朝着蜀地进发,一路下行走过那艰险的青泥岭。江水如同曲折萦回的丝带,山峦就像盘旋屈曲的天梯。不知道什么时候山崖会断开,自古以来,远行的人心情总是低落。 ### 行程经历与环境 走出峡谷便到了宁武,天空开阔得如同宝鸡之地。向东走到巴岭的北面,再向南转到梓潼的西边。这里的人们和猿猴一同觅食,居住的地方就像鸟雀栖息之所。 ### 政治情况与百姓疾苦 一封檄文传来风霜般的指令,各地的财物沿着千万条小路被送往指定之处。官府大力催责百姓,许多人只能像雇工一样拼命劳作,贫穷的人家甚至要让妻子嫁人来缴纳赋税。 ### 官员职责与辛苦 朝廷忧虑地方事务,派遣使节分赴各地,大臣们商议后决定让官员放下手中的朝圭去履行职责。这位官员心怀为百姓施恩的志向,胸怀宽广不拘小节。他骑马时要不时垂鞭,防止马匹疲惫;就像含着食物哄孩子一样去安抚百姓。夜晚睡觉不得安宁,早晨吃饭有时只能吃梨。他四处奔波传达诏令,用歌舞来抚慰儿童。 ### 施政成效 他巡视辖区经过双剑之地,百姓们捧着酒壶迎接他,布满了溪流两岸。他为政清明,如同冰从冰凌中分离般纯净,百姓归附就像水满过了堤坝。他像捕捉狡兔一样惩治坏人,像去除凶狠的公羊一样整顿不良风气。官吏们收敛了恶行,如同藏起了乳虎;百姓们欢乐地嬉戏,如同和春天的小鹿玩耍。 ### 继续行程中的状况 驿站辗转行程千里,秋雨连绵如同翻耕土地的犁。他忧劳得仿佛身患疾病,长期在外风吹日晒,皮肤都要变黑了。他打开箱子,书信争相送来汇报情况,自己还在药囊上题字。他思念着鸟嘴茶的茶香,回忆起驼蹄羹的美味。天晴时飞过的大雁叫声更响,清晨残留的蝉鸣更加嘶嘶。他让万千忧愁不要传入耳中,喝上几杯酒来暖暖身子。 ### 对朝廷与官员的期望 圣明的治理让百姓几乎能达到仁寿之境,皇帝心中挂念着黎民百姓。就像用药物医治呻吟的病人,大旱时盼来云霓。良驹有苗场可食,鸾鸟不会栖息在荆棘丛中。这位明公阅历丰富,清廉的声望无可挑剔。他常常应对艰难的事务,长久的安逸反而让他有些迷失。朝廷很快会急切地召回他,就像汉代急切召回贤臣,贾谊的议论也不用再提及。他将靠近宫廷,身边有侍女相伴。功名只需稍稍等待,岁月还来得及。 ### 诗人自身感慨 我在仕途末路庆幸能有所依托,又提前忧虑会与他分离。虽然荣耀的封赏对我来说遥不可及,但归乡的心意同样充满凄凉。我自嘲自己不善为自身谋划,曾经以为世事万物都有规律。我感叹自己勉力前行却如同倒行逆施,仰望前路艰难攀登。我就像篱边容易满足的鹌鹑,又像水上难以驯服的鹥鸟。没有人关心鹤的稻粱之需,车马也让鼷鼠不得安宁。在诗坛战斗我遇到诸多高手,他们的文名如万面战鼓齐鸣。我这样的普通人虽然自我奋进,但像我这样面黄肌瘦之人怎敢去批评他们。我刚想施展才华就像轻展怒臂,可魂魄早已暗自被排挤。我自知像续貂一样无用,但能依附他也是一种荣耀。人的巧拙由本性决定,天机难以捉摸。
关于作者
宋代冯山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