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利漕刘明复朝议

中山元魏后,数世十三传。 皆在河南葬,初从代北迁。 中书谋定策,大理力扶颠。 渝国乘机日,唐公起义年。 议高都尉识,名累侍郎贤。 原武输期集,东阿旧俗悛。 河阴才被诏,户部志绳愆。 八子生中叶,三台共一躔。 洪洞城不下,工待政无前。 昭辅书仪集,明宗礼意全。 中丞安出处,艺祖首详延。 学士清台阁,咸平起涧瀍。 斯文醇复古,宏议自摧坚。 江汉源何巨,公侯兆已圆。 信辞师鲁志,佳气尹樊阡。 秘监花儒将,缑山酒地仙。 看公承远构,发迹向孤骞。 浩荡穷经笥,纵横信笔椽。 巾箱遗紫绶,伯仲袭青毡。 辨论多兵略,澄清累使权。 凤鸣雄屏翰,鹑首富刀泉。 诏自南台下,车随北斗旋。 鹓鸿思旧侣,嵩少望归鞭。 师节频轻伏,戎腥未一湔。 朝纲今省户,古道日经筵。 尽是徊翔地,行承咫尺天。 门施唐棨戟,冠珥汉貂蝉。 阀阅谁如此,功名盍勉旃。 慎无从子晋,轻去恋伊川。 孑立栖迟久,深知义气然。 人情尝岁月,物色自风烟。 士要文章别,诗因谱第编。 碑阴如可附,青玉为雕镌。

译文:

这首诗内容丰富且涉及众多历史人物、典故和官职,以下是较为通顺的现代汉语翻译: 您出身中山刘氏,乃是元魏后裔,历经数世已传了十三代。 刘氏祖先大多葬于河南,起初是从代北迁徙而来。 曾有先人在中书之位谋划定策,也有担任大理之职时力挽狂澜。 在渝国趁机而动的日子,正值唐公起义的那年。 家族中有人见识如都尉般高远,也有人名声因侍郎的贤德而累增。 在原武,有人按期聚集任职;在东阿,旧俗因治理而有所改变。 河阴时刚刚接到诏令,在户部任职则一心纠正过失。 家族在中叶时八位子嗣各有成就,如同三台星同处一轨道般辉煌。 洪洞城坚守不下,工部官员的政绩无人能及。 昭辅收集书仪,明宗时期礼仪完备。 中丞能安然处理进退,艺祖首先对其详细延请。 学士让台阁风气清正,咸平年间在涧瀍之地崛起。 家族的文化风气醇厚复古,宏大的议论能摧毁顽固之见。 如同江汉源头那样广阔,公侯的征兆已然圆满。 信实的言辞如同师鲁之志,墓地所在的尹樊之地有佳气环绕。 秘监宛如儒雅的儒将,缑山的人好似酒中地仙。 看您承接家族的久远基业,开始独自发迹腾飞。 您学识渊博,读尽经籍;文笔纵横,挥洒自如。 家中留有紫绶官服的荣耀,兄弟都继承了家族的优良传统。 您辩论时多有兵略之见,多次拥有澄清地方的使权。 您如凤鸣般在屏翰之地显扬威名,在鹑首之地富藏刀泉般的财富。 诏令从南台发出,您的车驾随着北斗方向回转。 朝中的同僚思念旧友,嵩山少室山盼望着您归来的马鞭。 军队的节帅多次被轻易制服,但敌寇的腥气尚未完全清除。 如今朝纲在省户得以整顿,古道在经筵中被宣扬。 这些都是您徘徊翱翔的天地,您即将接近天子身边。 家门能像唐朝那样施设棨戟,头上能像汉朝官员那样插着貂蝉冠饰。 哪有家族的功勋能如此显赫,您更应努力去建立功名。 千万不要像子晋那样轻易离去,贪恋伊川的闲适。 您独自漂泊已久,我深知您是重义气才如此。 人情随着岁月流转,世间万物自有风烟变幻。 士人要有独特的文章,诗歌可依家族谱第来编。 如果我的名字能附在您的碑阴,我愿用青玉来镌刻。
关于作者
宋代冯山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