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若愚子发秘丞同年见寄二首 其一

岁月磨将老,蛟龙蛰未伸。 文章俱不意,功业竟何人。 孤迹每一辙,衰乡余几春。 扁舟思共济,沧海阔无津。

译文:

岁月就像一把无情的刻刀,不断地打磨着我们,让我们渐渐老去。而我们就如同蛰伏的蛟龙,空有一身本领和抱负,却始终没有得到施展的机会。 我们醉心于文章创作,可这并非是我们原本的意图,我们真正渴望的是能建立一番功业,可到如今,又有谁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呢? 我们孤独的人生轨迹,就像是车轮压出的同一道辙印,都在相似的困境中徘徊。如今我已衰老,故乡的土地上,还能再迎接几个春天呢? 我常常想着能有一艘小船,和你一起同舟共济,在茫茫沧海中前行,去追逐我们的理想。可这沧海广阔无边,却找不到可以通航的渡口,不知从何处开始我们的征程。
关于作者
宋代冯山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