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上颍昌范蜀公

大老归真主,前朝遗数公。 精神时一会,出处道皆同。 起潞仪刑地,烦温燮理功。 及观光禄表,深见古人风。 聘币来何厚,安车愿不东。 光华膺政殿,僶俛就祠宫。 论议高逾武,文章远继雄。 退身无少憾,忧国有余忠。 几杖诚先觉,衣冠为一空。 千龄重际遇,二圣极优崇。 将相交游盛,朝廷礼数隆。 一星容处士,四海望冥鸿。 箕颍纷嚣外,岷峨气象中。 楚词清更适,舜律远相通。 庭玉连城价,孙枝百尺桐。 圣贤今日是,河汉几时穷。 晚辈徒瞻仰,先生盖始终。 冰霜严皎洁,尘滓坐销融。 信史知将贵,声诗恨不工。 东齐如见录,光彩附垂虹。

译文:

这首诗较长,以下是逐句较为详细的现代汉语翻译: ### 开篇缅怀前朝旧臣 “大老归真主,前朝遗数公”: 那些德高望重的元老们都已归向了真命天子,前朝只留下了几位旧臣还在世。 ### 旧臣聚会与共同理念 “精神时一会,出处道皆同”: 他们偶尔会聚在一起交流精神感悟,无论出仕为官还是退隐江湖,秉持的道义都是相同的。 ### 对范蜀公为官经历的描述 “起潞仪刑地,烦温燮理功”: 范蜀公从潞州开始展现出典范的风范,劳烦他以温和的手段进行协调治理,建立了功绩。 “及观光禄表,深见古人风”: 当看到他所呈上的光禄卿的表章时,深深感受到他有着古人的高风亮节。 ### 朝廷礼遇与范蜀公的态度 “聘币来何厚,安车愿不东”: 朝廷送来的聘礼是何等丰厚,还安排了安稳的车辆来迎接,可他却不愿东行出仕。 “光华膺政殿,僶俛就祠宫”: 本可在政殿享受荣耀,却勉力去担任祠禄之官(有官名而无职事)。 ### 范蜀公的才学与品德 “论议高逾武,文章远继雄”: 他的议论见识比司马相如还要高明,文章成就可与扬雄相媲美并传承其文风。 “退身无少憾,忧国有余忠”: 他退隐抽身没有丝毫遗憾,心中对国家却满是忠诚。 ### 众人对范蜀公的尊崇 “几杖诚先觉,衣冠为一空”: 他手持几杖,确实有先见之明,当时的贤士们都对他十分尊崇,纷纷前来拜访,以至于当地的贤才好像都汇聚到了他那里。 “千龄重际遇,二圣极优崇”: 他一生能有这样的机遇真是千载难逢,两位圣上对他极为优待尊崇。 ### 范蜀公的社交与朝廷待遇 “将相交游盛,朝廷礼数隆”: 他与将相们交往密切,朝廷给予他的礼数十分隆重。 ### 范蜀公的超脱形象 “一星容处士,四海望冥鸿”: 他就像一颗独特的星宿,容身于处士之中,天下人都像仰望高飞的鸿雁一样敬仰他。 ### 范蜀公的隐居之地与气质 “箕颍纷嚣外,岷峨气象中”: 他隐居在如同箕山、颍水那样远离喧嚣的地方,身处岷山、峨眉山的壮丽气象之中。 ### 范蜀公的文学造诣与精神传承 “楚词清更适,舜律远相通”: 他创作的辞赋如同楚辞一样清新闲适,其精神韵律与古代舜帝的音律那样悠远相通。 ### 范蜀公的家族荣耀 “庭玉连城价,孙枝百尺桐”: 他家族中的子弟如同价值连城的美玉,他的孙辈就像百尺高的梧桐,未来可期。 ### 对范蜀公的赞美与感慨 “圣贤今日是,河汉几时穷”: 他就是当今的圣贤,他的品德和才学就像银河一样浩瀚,难以穷尽。 “晚辈徒瞻仰,先生盖始终”: 我们这些晚辈只能徒然地瞻仰他,先生的美德自始至终都令人钦佩。 ### 赞美范蜀公的高洁品质 “冰霜严皎洁,尘滓坐销融”: 他的品德如冰霜般皎洁严正,能让世间的污浊尘埃自行消散融化。 ### 表达对范蜀公的敬意与遗憾 “信史知将贵,声诗恨不工”: 我知道他的事迹在信史中定会被珍视,只遗憾我所作的诗歌不够精巧,不能完全表达对他的赞美。 ### 希望能得到范蜀公认可 “东齐如见录,光彩附垂虹”: 如果我这来自东齐之地的诗篇能得到先生的收录,那我的文章就会像附着在垂虹之上一样增添光彩。
关于作者
宋代冯山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