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良弼知广安军

巴黔万山横楚封,洞庭碧海蛟龙宫。 潜灵蓄秀天疏通,楚人自古多材雄。 江陵故都当其胸,人物萧爽驰英风。 良弼崛起声其中,宏伟浑厚如山东。 才思婉娩春华融,论议慷慨无约丰。 高步壮领辕不容,徊翔盘纡巫与嵩。 拏舟向蜀沿涪潼,嘉陵一曲城古充。 鹰隼倒臂宁久笼,南荣霹雳醒愚聋。 归来破裳未及缝,籍才檄起如旋篷。 瞿唐故交复相从,始适抱子今皆翁。 天真逍遥饮量洪,世事历遍诗尤工。 有时语酣笑未终,环顾四坐皆虚空。 寒飚戚戚凌疏桐,去路山远秋溟蒙。 临老合散情易攻,岂免泪下如儿童。 髋髀始见斤斧功,鹓鸾一息荆棘丛。 广安地卑跼飞冲,席恐未暖行匆匆。 平时物理相磨礲,郡乐不在卑与崇。 唱酬自可轻开忠,无事日夕翻邮筒。

译文:

巴黔地区无数的山峦横亘在楚地的疆界上,而那洞庭湖水连着碧海,仿佛是蛟龙居住的宫殿。这里潜藏着灵异之气,蓄积着秀丽之景,与上天相通,楚地自古以来就有很多杰出的人才。 江陵这座故都正处于楚地的中心位置,这里的人物潇洒爽朗,英风驰誉。赵良弼在这片土地上声名鹊起,他的气质宏伟浑厚,就像山东的豪杰一般。他才思婉转,如同春天的花朵般明艳交融,议论事情时慷慨激昂,不做作、不浮夸。他才华出众,志向高远,原本的环境难以束缚他,他曾在巫峡和嵩山一带徘徊游历。 如今他乘船前往蜀地,沿着涪江和潼水前行,嘉陵江畔有一座古老的充城。他就像鹰隼,不可能长久被关在笼子里,在南荣之地他定会如霹雳般警醒那些愚钝之人。他回来时,破旧的衣裳还没来得及缝补,就因为朝廷惜才,被紧急征召,如同旋转的篷草一般身不由己。 在瞿唐峡有旧日的朋友与他再次相聚,当初相逢时还抱着孩子,如今都已成为老翁。他们天性纯真,逍遥自在,饮酒的量很大,历经了世间种种事情,诗作越发精妙。有时候饮酒畅谈,笑声还未结束,环顾四周,感觉世间其他事物都不存在了。 寒冷的狂风轻轻吹动着稀疏的桐树,他即将前往的地方山峦遥远,秋意朦胧。人到老年,聚散离别之情更容易触动人心,怎能避免像孩子一样流下眼泪呢?他刚刚施展自己的才能,就像髋髀部位开始展现斤斧的作用,却如同鹓鸾一时陷入荆棘丛中。 广安地势低洼,不利于他施展远大的抱负,恐怕他在那里座位还没坐热就要匆匆离开了。但平常事物的道理是相互磨砺的,做一郡之长的乐趣并不在于地方的高低优劣。你们可以相互吟诗唱和,这种雅事甚至可以比唐代开州刺史开忠的事迹更值得称道,闲暇时可以天天翻看彼此往来的信件。
关于作者
宋代冯山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