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景馆吏立之

去年四月二十七,亲见进之没磝盘。 今年二月十三日,又闻立之死卼白。 身膏草野心为谁,区区身后犹谗疾。 进之一子久乃得,立之一子称特恩。 死封疆臣古所重,千载烈士多衔冤。 立之才武世少敌,胸中意欲呑河湟。 将军一剑义自决,塞上扰扰多奔亡。 前功委弃不复收,李蔡下士皆封侯。 生人欺鬼不解语,天道反复终相雠。 昨得二月三日书,犹云持重破贼锋。 等闲人事祇十日,使我泪落亲书踪。 儿痴母老女未嫁,实事无一虚名存。 相知抱恨宁复论,谁为往吊洮西魂。

译文:

去年四月二十七日,我亲眼看着进之在磝盘战死。今年二月十三日,又听闻立之在卼白去世。他们将自己的身躯奉献给荒草野地,到底是为了谁呢?可叹他们死后还遭受小人的谗言诋毁。 进之很久才得到一个儿子,立之的儿子得到了朝廷的特殊恩赏。为国战死在边疆,这在古时是被人们所看重的事,然而千百年来很多烈士都含冤而死。立之的才略和武艺在世上很少有人能与之匹敌,他心中有着吞并河湟地区的壮志豪情。 将军手持一剑,为了大义毅然赴死,而边塞上却有很多人在慌乱中奔逃。立之先前的功劳都被抛弃不再被朝廷重视,像李蔡那样才能低下的人都能封侯拜相。活着的人欺负死去无法言语的人,可天道是反复无常的,终究会为他们讨回公道。 前些日子我收到他二月三日写的信,信里还说他会沉稳持重,挫败贼人的锋芒。谁能想到仅仅过了十天,人事就发生了变故,这让我看着他亲笔写的信,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 立之死后,留下痴傻的儿子、年迈的母亲和还未出嫁的女儿,实际的抚恤一样都没有,只剩下一个虚名。和他相知的人心中抱憾就更不必说了,可又有谁能去洮西祭奠他的亡魂呢?
关于作者
宋代冯山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