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樵行

朝霞朦胧入林坞,零星背篝腰破斧。 田家无田有门户,不免将身犯豺虎。 禽惊鹿寒木丁丁,一篝数枝千万声。 严风裂肤催出日,入涧饮水饥肠呜。 缝无尺布舂无粟,菜根扫叶燃难熟。 留柴趁市将输官,一钱不救长饥寒。 年年采樵樵渐少,官家苗役无时了。

译文:

清晨,天边的朝霞还隐隐约约的,采樵人就走进了山林深处。他们背着零星装着柴草的竹篓,腰间别着破旧的斧头。 这些农家百姓本就没有多少田地,却还得承担各种门户差役。没办法,只能冒着被豺狼虎豹伤害的危险,进山去砍柴。 在山林里,飞禽受到惊吓四处飞散,小鹿也因有人到来而惶恐不安,只听见斧头砍树的“丁丁”声。每砍一篓柴不过才几枝而已,却要砍上千万下。 凛冽的寒风吹裂了他们的皮肤,催着太阳快点出来。他们累了就到山涧里喝口水,这时饥饿的肚子咕咕作响。 他们身上连一尺完整的布都没有,舂米的器具里也没有一粒粟米。只能扫些菜根和树叶来煮,可这些东西很难煮熟。 好不容易砍来的柴,留一部分拿到集市上去卖,换来的钱还要拿去缴纳官府的赋税。可这区区一文钱根本无法缓解他们长久以来的饥寒。 一年又一年,山上的柴越来越少了,可官府的劳役和赋税却没完没了。
关于作者
宋代冯山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