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南烟瘴地,草木富嘉实。 名果盖数品,余甘乃其一。 烂漫经暑雨,骈繁向秋日。 颗肥樱缀圆,肤嫩李带碧。 始尝犹余木,酸涩固可斥。 稍味复土性,华池变琼液。 冷冽祛酒毒,香芬破茶癖。 岂徒杂肴核,自可名药石。 东蜀部刺史,江南夸声迹。 道与荆公合,诗为梅老敌。 边机属未靖,使指烦远适。 绝塞偶相值,慇懃为珍惜。 残菊雅趣尚,啖薤清䜩逸。 分甘病漳守,筠筒手封羃。 三年官大道,襟抱尘土积。 语言变为市,风骚荡无迹。 开封命澡雪,一食至六七。 冰霜快口吻,尘坌并疏涤。 古意还五脏,清风生两腋。 与公始邂逅,一言甚畴昔。 生刍感厚意,香草慕前述。 人道成以友,直谅久无斁。 磨厉出锋刃,切磋至圭璧。 诤友本仁义,拂士忘疹疾。 或矫有所正,或投有所激。 始逆济以顺,始疏要以密。 物微可以兴,骚雅固采摭。 公行浩河汉,求効畎浍益。 不为小人腹,俗茹饫梨栗。 不作儿女口,甘滋事餂蜜。 庶几功名会,或在交际出。 相知虽意喻,欲报粗言息。 追继橄榄篇,惭无翰林笔。
谢梓漕李琮献甫寄余甘
译文:
在西南戎地那充满烟瘴的地方,草木繁茂,盛产各种珍贵的果实。有名的水果大概有好几种,余甘果就是其中之一。
它在夏日的雨中肆意生长,到了秋天更是果实累累。那一颗颗果实肥硕圆润,就像成串的樱桃,果皮鲜嫩,带着李子般的碧色。
刚开始品尝的时候,感觉和嚼木头差不多,酸涩得很,让人觉得难以接受。但稍微多品味一下,便能感受到它蕴含的当地水土的特性,口中就像涌出了琼浆玉液一般。
它口感冷冽,可以祛除酒毒,香气芬芳,能让人改掉对茶的癖好。它可不只是能当作普通的菜肴和果核来食用,本身就可以称得上是良药。
东蜀的部刺史,在江南地区声名远扬。他的为人之道和王安石相契合,诗作能和梅尧臣相匹敌。当时边境局势还未安定,他受朝廷指派,不辞辛劳地远行到这偏远之地。
在这极远的边塞偶然相遇,他十分殷勤地珍惜着我们的情谊。他有着赏残菊的高雅情趣,在清宴上吃薤菜也显得十分闲适。他还把余甘果分给生病的漳州太守,亲自用筠筒封好。
我在官道上为官三年,胸怀间积满了尘世的污垢。说话变得像市井之人一样粗俗,诗歌创作的风雅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打开他寄来的余甘果,我连忙品尝,一口气吃了六七个。那滋味如同冰霜般清爽了我的口吻,把我心中的尘埃都疏涤干净。
仿佛古代的意趣又回到了我的五脏六腑,清风在我的两腋间生起。我和他初次相遇,说的每一句话都仿佛是老友重逢。
他送我余甘果,就像当年郭林宗送生刍表达厚意一样,我像古人爱慕香草一样倾慕他之前的种种事迹。
人们说成就事业要靠朋友,正直诚信的朋友永远不会让人厌倦。朋友之间相互磨砺,能让彼此如锋刃般锐利,相互切磋,能使彼此如圭璧般珍贵。
正直的朋友本就坚守仁义,辅佐之士能让人忘却自身的缺点。有时会矫正我的错误,让我走上正道,有时会激励我奋发向上。刚开始可能会觉得不顺,但最终能让我们的关系更加融洽紧密。
这小小的余甘果虽然微不足道,却能引发人的联想,在《离骚》《诗经》中也会选取这样的事物入诗。
他的行为如浩荡的银河般伟大,我就像那小小的田沟,希望能对他有所助益。我不会像小人一样,只满足于填饱肚子,像吃梨栗一样只图口腹之欲。也不会像小孩子一样,只喜欢甜言蜜语,像吃蜜糖一样只追求甜蜜。
希望我们能有机会在功名事业上有所成就,或许就从我们的交往中开始。虽然我们彼此相知,心意相通,但我想报答他,却只能用这粗陋的言语来表达。想要追继他关于橄榄的诗篇,可惜我没有像翰林学士那样的生花妙笔。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