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子立龙图知凤翔

公家济水源,爱蜀如蜀人。 公凡五入蜀,东峡西峨岷。 门生变交游,故旧成姻亲。 蜀味皆吾餐,蜀音即吾民。 潼川最后至,既至情亦均。 恶不待公刑,善不须公仁。 雍容如一家,笑语闻四邻。 山时参公府,垩鼻看斧斤。 举动出至诚,悠久疑为神。 诏书西出关,马首北向秦。 迟行客辞家,拥别儿恋亲。 公归且大用,顾蜀还无因。 风收弥勒花,雨压长平尘。 滑台为公寿,公饮不过唇。 乐我奉公欢,荣虞适兹辰。 物色莽牢落,人情浩酸辛。 已辞尚可听,少驻双车轮。

译文:

您的家族源自济水之畔,却对蜀地喜爱得如同土生土长的蜀人一般。您一共五次进入蜀地,东边到过三峡,西边到过峨眉山和岷山。当初的门生后来都成了您的朋友,旧相识也结成了姻亲关系。蜀地的美食您都能当作日常餐食,蜀地的乡音对您来说就像自家亲人的话语。 您最后一次来到潼川,来了之后对这里的情感也是一视同仁。邪恶之人不等您动用刑罚就有所收敛,善良之人也不必您特意施予仁爱。您在这里与大家相处融洽,如同一家人,欢声笑语能传到四邻八舍。 我当时在您的幕府中任职,就像看匠石挥动斧头削去郢人鼻尖的白垩一样,见证您的非凡举措。您的一举一动都出自至诚之心,时间久了,大家都觉得您就像神明一般。 如今诏书传下,您要西出函谷关,马头朝着北方的秦地而去。您临行迟缓,宾客们纷纷告别家园,孩子们簇拥着与您分别,满是眷恋之情。 您回去之后定会得到重用,恐怕再难有机会回到蜀地了。风吹落了弥勒花,雨压住了长平的尘土。在滑台大家为您祝寿,您饮酒却只是沾沾嘴唇。 大家为能侍奉您而欢乐,也为这荣耀时刻而欣喜。可周围的景色一片寂寥冷落,人们的心情却满是酸楚。您虽然已经要告别,但我们还是希望您能稍稍停留一下您的车轮。
关于作者
宋代冯山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