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山寺

巴山俗可厌,万叠夸雄伟。 江前一峰秀,青林带孤起。 长舟截巨浪,平舆登峻趾。 古寺隐山背,来造神已喜。 清泉遶修竹,野径入葭苇。 女娲旧生处,石坳勤戾止。 圣神固有合,天作非偶尔。 玉简事恍惚,越书莽非是。 孤亭凌绝顶,坐有千古意。 二江错交会,比屋聚纷蚁。 把酒一长笑,忘情但高视。

译文:

巴山一带的世俗风情实在让人有些厌烦,不过那连绵起伏、层层叠叠的山峦倒是十分雄伟壮观,值得夸赞。 在江水的前方,有一座山峰特别秀丽,它孤零零地从一片青林中拔地而起。 长长的船只劈开汹涌的巨浪向前航行,平坦的车驾一路前行来到了险峻的山脚下。 古老的寺庙隐藏在山的背面,当我来到这里,心情已经十分愉悦。 清澈的泉水环绕着修长的竹子潺潺流淌,山间的小径蜿蜒着通向芦苇丛深处。 这里是传说中女娲诞生的地方,我频繁地来到这石坳之处探访。 圣神的诞生与这里似乎本就有着契合之处,这是上天的安排,并非偶然。 关于玉简的传说已经模糊不清,越国史书中的记载也杂乱不实。 我独自登上山顶的亭子,站在那里仿佛能感受到千古以来的悠悠历史。 两条江水交错汇合,江边密集的房屋就像聚集在一起的蚂蚁一样。 我端起酒杯放声大笑,忘却了世间的一切纷扰,只是极目远眺。
关于作者
宋代冯山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