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植五柳,万古清风传。 子猷种修竹,幽况亦飘然。 峥嵘韩退之,甘受庭楸牵。 由来高爽姿,气欲凌云烟。 嗜好脱凡近,孰能窥后先。 岳岳尚书公,声华天下贤。 仪曹经昼闲,春日方暄妍。 不思葩蘤妖,惟喜操节坚。 呼工斩恶木,买松种堂前。 培溉劳朝夕,霜雪期千年。 北垣有余地,虚锸徒自怜。 名卿送珍材,类至诚所缘。 穉栝仅逾尺,标致怀参天。 拱把念所养,扶持必周旋。 孤根旧土随,不使知其迁。 逡巡十旬浃,生意何鲜鲜。 栋梁他日功,顾遇此辰偏。 清诗为题品,光芒耀星躔。 栝荣诗不朽,流芳共绵延。 后来戒翦伐,当继甘棠篇。
和礼部苏尚书穉栝
译文:
陶渊明种下五棵柳树,那万古的高洁风范流传至今。王子猷喜欢种植修长的竹子,他的高雅情致也是超凡脱俗。韩愈是那样杰出不凡,却甘愿被庭院里的楸树所牵绊。他们本就有着高尚爽朗的姿态,那气概好似要直上云霄。他们的喜好都超脱了凡俗浅近,又有谁能评判他们谁先谁后呢?
那品格高尚的尚书大人,声名远扬,是天下公认的贤才。他在礼部衙门处理完白天的公务后闲暇下来,此时春日正温暖明媚。他不喜欢那些艳丽妖冶的花卉,只喜爱有着坚韧节操的植物。他叫来工匠砍去那些不成材的恶木,买来松树种植在堂前。他早晚辛勤地培育灌溉,期望这些松树能历经霜雪,存活千年。
衙门北面的墙垣还有些空地,拿着铁锹却只能空自遗憾。这时有名望的大臣送来了珍贵的树苗,大概是因为尚书大人的诚意所致。那幼小的栝树才刚刚超过一尺高,却有着未来参天的气质。尚书大人想着要好好培育这小小的栝树,必定会精心地照料它。栝树的根部带着原来的泥土,不让它感觉到自己是被移栽过来的。
过了大约一百天,栝树的生机是多么的旺盛。它日后必定能成为栋梁之材,此时得到的照顾也是格外优厚。大人还写了清新的诗作来品评它,那诗的光芒好似能照耀星空。栝树的荣盛和大人的诗都不会朽坏,它们的美名会一同流传下去。希望后来的人能戒绝砍伐它,就像人们传承《甘棠》诗篇一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