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师为余鼓琴作昭君操因感其意辞以赠之

王昭君,汉宫女。 生如桃李花,皖皖托朝露。 不向春风荣,摧折在泥土。 耻将黄金市颜色,空得君王一回顾。 黄门扶我上车去,遥望汉宫隔烟雾。 十年帘下学画眉,不知还被蛾眉误。 中间悲怨或易忘,如今羁愁那可论。 梦中时复作歌舞,满目异类谁与语。 胡风日夜惊吹沙,不知春来复秋去。 一生此恨终难言,独自援琴传作谱。 传作谱,一曲未终泪如雨。 我来都城下,黄尘厌羁旅。 道人为我试一弹,使我超然为怀古。

译文:

王昭君,本是汉朝宫廷中的宫女。她青春年少,宛如桃李花般娇艳,美好得如同托着朝露的花朵。 可她没有在春风中绽放荣耀,反而像被无情摧折在泥土里。她耻于用黄金去贿赂画师来美化自己的容貌,结果仅仅得到了君王匆匆的一次回头。 宦官扶着她登上马车离去,远远眺望那汉宫,已经被层层烟雾阻隔。她在宫中帘幕下花了十年时间学习画眉之术,却没想到最终还是被自己的美貌所误。 在宫中时的那些悲怨或许还容易遗忘,可如今流落在外的羁旅愁绪,又怎么能说得清呢?在梦里,她还时常欢歌起舞,可放眼四周都是异域之人,又能和谁去倾诉呢? 胡地的狂风日夜呼啸,惊起漫天沙尘,她都不知道春天来了又到了秋天。这一生的遗憾终究难以言说,只能独自拿起琴,将心中的情感化作琴谱。 当她弹奏这琴谱时,一曲还未弹完,泪水就如雨下。 我来到都城之下,厌烦了这被黄尘围绕的羁旅生活。道人(圆明师)为我弹奏了这《昭君操》,让我超脱于现实,沉浸在对这段历史的怀念之中。
关于作者
宋代沈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