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沈辽 远行 远行 3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沈辽 少年事远游,迢迢指岐路。 遥天值秋晏,烟光澹如素。 寥落淮南山,影入扬子渡。 出入三十年,久嗟韦带误。 老来感节物,此意谁与喻。 独知拥毳坐,无复晨征路。 译文: 年少的时候我就热衷于到远方游历,一路迢迢地踏上那岔道纵横的旅途。 极目遥望那高远的天空,此时正值秋末时节,烟雾笼罩下的光影一片素淡。 淮南一带的山峦显得那样寂寥冷落,那山的影子一直映入扬子渡水中。 我在这出行远游的生活中已经度过了三十年,长久以来都感叹着自己只知苦读(韦带常指代未仕的文人)而耽误了人生。 如今老了,看到时节景物的变化便感慨万千,这份心意又能向谁去诉说呢? 我现在只知道独自裹着毛皮毡子静坐,再也没有清晨就踏上征程的精力和热情了。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沈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