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云丛翠亭

群山驾肩东南倾,平湖照眼正中明。 上人置亭倚绝𪩘,宝云拂树当前楹。 春阳未彻地先暖,秋景欲下风已清。 衰才不足道佳景,聊书丛翠为其名。

译文:

连绵的群山肩挨着肩,向着东南方向倾斜延伸,眼前那平静的湖水波光粼粼,在正中间闪耀着明亮的光芒。 寺院里的僧人在那险峻的山顶上建造了一座亭子,那如同珍宝般的云朵轻拂着树木,就在亭子前面的柱子旁缭绕。 春天的阳光还没有完全普照大地,可地面已经先有了暖意;秋天的景色还未完全展现,风却已经清爽宜人了。 我这没什么才华的人实在不足以描绘出这美好的景致,姑且写下“丛翠”二字,作为这亭子的名字吧。
关于作者
宋代沈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