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笔酬亨甫所示二篇次韵和之 其二

老去不为世网萦,我为清冷亦假名。 不识丹台与赤城,此间寂寂无人声。 下视千里山川平,其间隐显自晦眀。 稽康作乐知未精,庄周能宁何用撄。 有动不在弹与枰,至静何为论搀枪。 大饮不复论缸罂,一醉宁复更解酲。 当如美璞含其英,不如不琢鸣琤琤。 一去一来寄死生,宠辱外事何足惊。 髙篇琅琅示我情,久已丧魄今载营。 呼奴拥篲扫柴荆,当有佳客来此行。

译文:

人到老年,不再被这世间的种种束缚缠绕,我追求的那份清冷,其实也不过是个虚名罢了。 我从未见识过传说中的丹台与赤城仙山,在这地方,四周一片寂静,听不到一点儿人声。 站在这里向下俯瞰,千里山川都显得那么平坦,山峦在云雾中时隐时现,光影交错。 嵇康擅长音乐,但我觉得他的境界还不够精深;庄周主张内心安宁,可又何必去刻意摆脱外界干扰呢。 真正的触动并非来自弹琴或下棋,达到极致的宁静,又何必去谈论天上的彗星这些事呢。 开怀畅饮的时候,不再去计较酒用什么容器来装,大醉一场,哪还管之后会不会酒醒难受。 应当像未经雕琢的美玉,蕴含着内在的光华,而不是像那些雕琢后发出清脆声响却失去本真的东西。 人生不过是生死之间的往来罢了,宠辱这些身外之事,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 你那优美的诗篇朗朗上口,向我传达着深情厚谊,我许久以来已经丢失了精气神,如今又重新振作起来。 我呼唤仆人拿着扫帚清扫柴门,因为我知道,会有像你这样的佳客前来拜访我。
关于作者
宋代沈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