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沈辽 清泠台 清泠台 4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沈辽 清泠不在境,石峤乃天成。 我无卜筑功,为台亦强名。 南山岂不佳,不见浮云生。 青谿淡无绪,何处宾鸿声。 谁云饮酒乐,正欲乱其眀。 不知弹琴士,何用物外平。 清冷亦强名,指象真砰砰。 落落晞白髪,身世秋毫轻。 译文: 这世间的清清凉凉、宁静悠远并不只存在于特定的环境里,那陡峭的石山是大自然天然造就的。 我没有选址建造居所的本领,给这台子取个名字也不过是勉强为之。 南山难道不美好吗?可无奈总有浮云升起,遮蔽了它的美景。 青溪悠悠流淌,看上去平淡得没有什么情趣,哪里能听到旅雁的鸣声呢。 谁说饮酒作乐就好呢,那不过是想借此扰乱自己的清明罢了。 真不明白那些弹琴的雅士,为何要在世俗之外寻求内心的平静。 “清泠”这名字也是我勉强取的,这世间的事物表象,就像嘈杂的声响一样让人应接不暇。 我稀疏地散落着几缕白发,在这世间,个人的身世就如同秋毫一般渺小、微不足道。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沈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