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沈辽 寄老石 寄老石 2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沈辽 老不在髪白,此态渐自迫。 唯老不在我,寄老山前石。 朝来石上坐,云气湿衣襞。 夜就石上眠,月影照岩壁。 何为市南老,一欢复一戚。 啧啧恨身老,更以身为役。 人言老且死,老死何足惜。 昔人有至言,人命在一息。 译文: 人是否年老并不只看头发是否变白,衰老的状态正逐渐向我逼近。但我并不认为衰老就只属于我自身,我要把衰老寄托给山前的石头。 清晨,我坐在石头上,山间的云气湿漉漉的,沾湿了我衣服的褶皱。夜晚,我就睡在石头上,明亮的月光洒在陡峭的岩壁之上。 何必像那集市中的老人一样,一会儿欢喜一会儿悲戚。他们不停地抱怨自己年老体衰,还让自己的身体被各种事务所役使。 人们常说人老了就会走向死亡,但衰老和死亡又有什么值得惋惜的呢?古人有很有道理的话,人的生命其实就维系在这一呼一吸之间啊。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沈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