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沈辽 古兴十六首 其一一 古兴十六首 其一一 5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沈辽 夜半山气冷,始知秋序深。 开轩望明月,西岭莽涔涔。 人籁久已息,繁然蟪蛄吟。 缅怀故丘鹤,清唳有余音。 遥与白云期,岂惮冰雪侵。 人情与物象,邂逅惬幽心。 夜漏渐已长,清风入松林。 逍遥掩蓬户,微凉生衣襟。 译文: 半夜时分,山间的气息透着阵阵寒意,我这才意识到秋天已经很深了。 我打开窗户,望向那明亮的月亮,西边的山岭一片苍茫,雾气弥漫。 人世间的喧闹声早就消失了,只听见蟪蛄杂乱地鸣叫着。 我不禁想起故乡山丘上的仙鹤,它那清脆的鸣叫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 它远远地与白云相约为伴,哪里会害怕冰雪的侵袭呢。 人间的情感和这眼前的自然景象,偶然相遇便让我的内心感到惬意而宁静。 夜晚的计时漏壶显示时间渐渐变长,清凉的风轻轻吹进了松林。 我悠然自得地关上柴门,微微的凉意透过衣襟,让我感到十分舒适。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沈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