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谭氏需亭

谭子作需亭,佳客同宴乐。 宴乐乃余事,文华相博约。 散帙列经史,所游尽通博。 挥毫断新义,诸生困穿凿。 中厨具烹饪,髙怀肆杯杓。 遥想大论时,纷纷麈毛落。 春风豁幽郁,秋日延林薄。 人生乐名教,安在甘寂寞。 相期一穷达,岂止为脾臄。 穷达乃在天,得时即鸣跃。 在昔郑司农,处身固穷索。 飨客颇丰侈,水陆荐金错。 其后李北海,髙材冠台阁。 摛文示时彦,万金资一酌。 遗风不在是,斯名岂苟作。 泥沙何足道,正当为善谑。 子云老嗜酒,行当蹑芒屫。 为君说难字,犹能中一喙。

译文:

谭先生建造了需亭,邀请了诸多好友一同在此宴饮作乐。 不过宴饮欢乐只是次要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大家在一起交流文章学问,相互切磋,求广求约。 书房里摆放着一卷卷经史书籍,在这里交游的人个个都是学识渊博的通达之士。 有人挥笔写下新的见解,让那些学生们苦苦思索、牵强附会也难以理解。 厨房准备好了美味佳肴,大家怀着高雅的情怀尽情地举杯畅饮。 遥想他们高谈阔论的时候,谈论激烈,连拂尘上的毛都纷纷掉落。 春天的风驱散了内心的忧愁郁闷,秋天的时节,大家漫步在树林草丛之中。 人生以追求名教为乐事,又何必甘心过那种寂寞的日子呢。 大家相互期许,无论仕途是穷困还是显达,可不只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 穷困与显达都是由上天决定的,一旦时机到来,就要像鸟鸣叫、鱼跳跃一样有所作为。 从前的郑司农,虽然自身生活困窘。 但招待客人却十分丰盛奢侈,水陆的珍馐摆满了精美的餐具。 后来的李北海,才华出众,在朝廷中出类拔萃。 他写文章给当时的才俊看,不惜花费万金来办一场酒筵。 如今这种高雅的遗风还在延续,需亭这个名字可不是随便取的。 那些无意义的琐碎之事哪里值得一提,我们正应该好好地谈笑一番。 我就像年老嗜酒的扬雄,也会穿着草鞋前来。 我可以为您讲解那些难字,还能在大家的谈论中插上一嘴呢。
关于作者
宋代沈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