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其四

巨蛇老且蜕,不如蝉脱飞。 茫然寄坱圠,生死亦一归。 达人观元化,其言玄且微。 生死有不类,于是知者稀。 秋池夜观月,方与水相辉。 聊尔乘物化,指象终为非。

译文:

巨大的蟒蛇即便年岁已高能够蜕皮,却比不上蝉脱壳后自由飞翔。 在这茫茫无垠、混沌不清的世界里茫然寄托此生,生和死最终都归于同一个结局。 通达事理的人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他们所说的道理高深且微妙。 生和死其实有着不同的本质,但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却十分稀少。 秋夜在池塘边观赏月亮,月光正好与池水相互辉映。 姑且顺应着事物的变化吧,去执着于具体的物象终究是不对的。
关于作者
宋代沈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