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沈辽 道中 道中 5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沈辽 昔我离家时,月生正如钩。 行行载见月,已在天南头。 我身岂当然,吏议不可酬。 下手亦何愧,摇尾终无求。 默默就孤征,凄凄怀百忧。 吴山望不尽,已泛楚江流。 木落知岁寒,客子多悲愁。 一恸一斗血,安能望松楸。 译文: 当年我离开家乡的时候,月亮才刚刚如弯钩一般挂在天空。 一路上走走停停,如今再看那月亮,它已经高挂在南方的天空了。 我落到这般境地,难道是命中注定吗?官府的非议指责,我实在难以应对。 我做事问心无愧,也不会像摇尾乞怜的人那样去哀求什么。 我默默地踏上这孤独的征程,满心都是凄凉和忧愁。 那连绵不绝的吴山,怎么看都看不到尽头,而我已经在楚江的江面上漂泊。 树叶纷纷飘落,我知道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羁旅在外的游子啊,心中满是悲愁。 每一次悲痛都像是要呕出一斗鲜血,我又哪里还能指望回到家乡去看看祖坟呢。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沈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纳兰青云 × 发送